南岛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北,位于石岛之北七连屿范围内。1935年和1947年公布名称均为南岛。因在中岛东南方,故名。中国渔民向称三峙,因在北、中、南三岛中,排行第三,故名。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北,位于石岛之北七连屿范围内。1935年和1947年公布名称均为南岛。因在中岛东南方,故名。中国渔民向称三峙,因在北、中、南三岛中,排行第三,故名。
①唐长安郭城南面的中门。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南郊杨家村西南。建于隋初,门下开五个门道,故俗称五门。宋人张礼 《游城南记》 载: “盖京城之南凡三门,中曰明德门,今谓之五门。” 其北与皇城朱雀门相对,高宗
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07永安州:古眉山,“旧设古眉巡司于山东麓,今废”。明成化三年(1467),韩雍镇压大藤峡瑶族起义,令夏正越此山,伏林峒扼其东岸。
即今浙江淳安县西北威平洞。《宋史·方腊传》: 睦州青溪县有 “梓桐、帮源诸洞”。北宋宣和三年 (1121),方腊被捕于此。后改名威平洞。又名威平洞、清溪洞。在今浙江省淳安县西北威坪。北宋宣和二年(11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沁喀庄 (今青海称多县西北通天河东北岸)。清末为玉树二十五族之一。
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北五十里。《舆地纪胜》卷145简州: 赖山,“ 《皇朝郡县志》 云: 去阳安五十里。刘讽自都官郎中致仕,年六十三隐焉。亦名赖憨山。宋欧阳修、司马光、宋祁、范镇皆有诗”。《方舆纪要》 卷
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南九里魏山上。《水经·沔水注》:“汉水又东,右得大势,势阻急溪,故亦曰急势也。依山为城,城周二里,在峻山上,梁州督护吉挹所治,苻坚遣偏军韦钟伐挹,挹固守,二年不能下。无援遂陷。”《寰宇
即今湖北应城市西北巡检镇。《方舆纪要》卷77应城县: 崎山镇在 “县北二十五里。以在崎山下而名”。明置巡司于此。
一作黄卷坂。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旧潼关东北黄河南岸。其坂隆起,下望关城。潘岳 《西征赋》: “溯黄巷以济潼。” 《水经·河水注》: “河水自潼关北东流,水侧有长坂,谓之黄巷坂,傍绝涧,涉此坂以升潼关。
在今福建仙游县东北六十五里。《方舆纪要》卷96仙游县:寻阳山“山自西北来,峙为三峰,中大雪,北仙台,西香炉,极为雄伟。左右环叠, 峰岩甚众,并称奇胜”。
又作满沟。即今黑龙江肇东市。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 (肇东) 县属满沟,别名甜草冈。为东省铁路西部线之重要驿站。” 1938年迁肇东县于此,改名肇东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