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康州

南康州

唐贞观元年 (627) 置,治所在端溪县(今广东德庆县)。辖境相当今广东德庆、郁南、云浮等市县地。贞观十一年 (637) 废。


唐贞观元年(627年)置,治端溪县(今广东德庆县)。十一年废。


猜你喜欢

  • 巨合城

    一名巨里城。在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汉武帝封城顷王子发为巨合侯。《水经·济水注》:巨合水“北径巨合故城西,耿弇之讨张步也,守巨里,即此城也”。即“巨里城”。

  • 西泇河

    即今江苏邳州市西北西泇河,由山东苍山县入境,与东泇河会为泇河。元于钦《齐乘》卷2:泇水“西泇出峄州东北抱犊山,东南流至三合村,与东泇合”。

  • 石甸长官司

    元至元十一年(1274)置,属镇康路。治所在今云南施甸县北七里长官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施甸长官司。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治今云南省施甸县。属大理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名施甸

  • 祁连戍

    唐置,属甘州福禄县。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福禄县:“东南百二十里有祁连戍。”唐置,在今甘肃省酒泉市东南。属肃州。

  • 钟 (鐘) 台 (臺) 山

    又名钟山、桃花尖山。在今湖北咸宁市东南六十里。《寰宇记》 卷112永安县:钟台山“在县东南一百里。上有桃花洞,即李邕读书之所,石室见存。上有石台,台上有石钟,或时自鸣,远近皆闻”。

  • 思南府

    明永乐十一年 (1413) 改思南宣慰司置,属贵州布政司。治所在水德江长官司 (后改安化县,即今贵州思南县)。辖境相当今贵州思南、德江、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地。

  • 大埔县

    明嘉靖五年(1526)置,属潮州府。治所即今广东大埔县北茶阳镇。《清一统志·潮州府》:大埔县“治大埔村,因以为名”。民国《大埔县志》卷1:“盖俗呼有水宜稻者曰田,呼平旷高原仅宜果蓏蔬麻者曰埔。有俗音而

  • 白晋支线

    原拟自山西祁县东北白圭,向南筑至晋城,实际修至潞城为止,故亦称白潞支线。长174.8公里。为同蒲铁路支线。日伪于1941年修筑。1945年后被拆除。

  • 永康军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永安军置,治所在灌口镇(今四川都江堰市)。辖境相当今四川都江堰市及汶川县南部地。熙宁五年(1072)废为砦,九年(1076)置永康军使,治所在导江县(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二十

  • 古儋驿

    明置,属儋州。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儋州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