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白州置,治所在博白县 (今广西博白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博白县及陆川县部分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白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白州置,治博白县(今广西博白县)。辖境同白州。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白州。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白州置,治所在博白县 (今广西博白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博白县及陆川县部分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白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白州置,治博白县(今广西博白县)。辖境同白州。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白州。
北宋置,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南永从乡西。崇宁四年(1105)改置格州。
在今安徽舒城县南七十五里庐镇。《方舆纪要》卷26合肥县:庐镇关在“府西二百里,地入舒城县境,置巡司戍守,仍辖于合肥”。集镇名。在安徽省舒城县西南、河棚河东岸。庐镇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130。因清光
西汉置, 属巨鹿郡。 治所在今河北巨鹿县北夏旧城。西晋初废,后复置。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 废入柏人县,太和二十一年 (497) 复置,属南赵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 (586) 复置,属赵州。大业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彭阳县置,属宁州。治所即今甘肃西峰市北彭原乡。《元和志》 卷3彭原县: “因彭池为名。” 大业初属北地郡。唐武德元年 (618) 于此置彭州。贞观初州废,县属宁州。北宋熙宁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封州置,治所在封川县 (今广东封开县东南封川镇)。辖境相当今广东封开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封州。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封州改置,治封川县(今广东封开县东南封川镇)
又名诺水。即今四川通江县西北小通江。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25通江县: “ (壁) 山下枕诺水,诺水即宕水,所激声若呼诺,后魏诺水县以此得名也。” 《明史·地理志》: 通江县 “又有宕水,在县西
在今江苏苏州市南。《越绝书 ·吴地传》:“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摇王居之。”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东南大姚。《越绝书·吴地传》:“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王摇居之。”
①即今内蒙古集宁市北之霸王河。《清一统志·察哈尔·正黄旗》:纳林河“在旗西北六十里。源出正红旗察哈尔界内, 南流入希尔池”。②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之纳伦河。清《阿文成公年谱》卷1:乾隆二十五年(1760
在今湖南岳阳市城东。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太平寺旧传为屈原宅。盖屈原被逐寓此。”
在今四川盐边县西北国胜乡(大毕箐)。清光绪《盐源县志》卷2:大碧箐场“距县三百里”。旧产铜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