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都

南都

①西汉末称宛 (今河南南阳市) 为南都。《汉书·食货志》: 王莽 “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洛阳称中,余四都各用东西南北为称”。宛在洛阳之南,故称南都。东汉时因南阳郡是光武帝生长之地,在京都洛阳之南,亦称南阳郡治宛为南都。张衡有 《南都赋》。

②西晋末鲜卑拓跋猗卢修筑故平城,以为南都(盛乐城为北都)。故址在今山西大同市东。

③唐肃宗上元元年 (760) 升荆州为江陵府,建号南都。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故江陵县城)。二年 (761) 罢。次年又号南都。不久又罢。

④五代南唐交泰元年 (958),南唐升洪州为南昌府,建为南都。即今江西南昌市。北宋建隆二年(961),南唐自江宁府 (治今江苏南京市) 迁都于此,同年还都江宁府。

⑤明人亦称南京为南都。莫应箕著有 《南都应试记》。


(1)东汉陪都之一。因南阳郡为光武帝故乡,又位于京都雒阳之南,故称南阳郡(治宛县,今河南南阳市)为南都。张衡著有《南都赋》。(2)西晋末鲜卑拓跋猗卢修筑故平城,以为南都(盛乐城为北都),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东。(3)五代南唐交泰元年(958年),李璟升洪州(今江西南昌市)为南昌府,建南都。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南唐自江宁府(治今江苏南京市)迁都于此,同年还都江宁府。(4)唐上元元年(760年)升荆州为江陵府,建号南都。次年罢。三年复称南都,旋又罢。(5)明人称南京为南都。吴应箕著有《南都应试记》。


猜你喜欢

  • 依尔该图卡伦

    清雍正十一年 (1733)设,在今内蒙古陈巴尔虎旗东北。

  • 云屯

    在今越南东北拜子龙湾东之云海岛。一说今海防市东之吉婆岛。《明史·俞大猷传》:嘉靖二十八年(1549)安南入寇,“犯钦州,大猷遮夺其舟,追战数日,生擒(范)子仪弟子流,斩首千二百级,穷追至海东云屯”。即

  • 车盖亭

    在今湖北安陆市西北隅。《宋史·奸臣·蔡确传》:“确在安陆,尝游车盖亭,赋诗十章,知汉阳军吴处厚上之,以为皆涉讥讪。”后以此谪居新州。

  • 吴台庙集

    即今河南郸城县北三十里吴台镇。旧属鹿邑县。清光绪《鹿邑县全图》首卷《市集》:“吴台庙集,在城西南五十里。”1952年属郸城县。

  • 五朵山

    本名岐棘山。一名骑立山。即今河南镇平县西北九十里五朵山。《金史·武仙传》:“初,思烈至邓州,承制授宣差总领黄掴三合五朵山一带行元帅府事。”《明史·地理志》 镇平县:“西北有五朵山,产铜。”

  • 丹河驿

    在今山东昌乐县西十里。《清一统志·青州府二》:“旧置丹河马驿。又有小丹河店递运所。明万历初,与驿俱革。今为丹河铺。”

  • 房山关

    在今湖北房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9房县: 房山关 “在县西三十五里房山下”。

  • 百尺陂

    即逢泽。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水经·渠水注》:“百尺陂即古之逢泽也。徐广《史记音义》曰, ‘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汲郡墓《竹书纪年》作‘秦孝公会诸侯于逢泽’,斯其处也。”见“逢泽(2)”。

  • 三会县

    北魏置,属肆卢郡。治所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太平真君七年(446)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山西省忻州市西北。因三会河而得名。属秀容郡。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并入肆卢县。《魏书·太宗纪三》:泰常八年(4

  • 涞河

    在今山东单县东门外。《方舆纪要》 卷32曹县: 涞河 “又东入金乡县界,北抵济宁。《志》 以为宋之运河也。今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