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特山
在今云南昭通市西南五十里。《清一统志·昭通府》: 博特山 “在恩安县西南五十里。山有两峰对峙。蛮语相对为博特”。
在今云南昭通市西南五十里。《清一统志·昭通府》: 博特山 “在恩安县西南五十里。山有两峰对峙。蛮语相对为博特”。
在今广东海丰县北二里。《宋史·文天祥传》:元至元十五年(1278)十二月, 从潮阳走海丰,“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 众不及战,皆顿首伏草莽。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古山名。在今广东省
一名铁鹘岭。在今陕西山阳县南鹘岭。《舆地纪胜》 卷189金州: 上津县 “绍兴十六年和好成,割上津县鹘岭关外卓驮平为界”。在今陕西省山阳县东南大小鹘岭处。《舆地纪胜》:宋金和议成,宋金以上津鹘岭关为界
在今河南陕县东北三门峡人门岛东。《清一统志·陕州直隶州一》:公主河“在州东北四十里三门山之左。唐开元中,凿此通漕,以避三门之艰,流百丈许,复入河”。
俗称东大仓。在今内蒙古多伦县城北三里。清康熙三十年(1691),宴赉蒙古喀尔喀等部王公于此,从诸部所请,即其地建寺,命百二十旗各一僧居之,赐额曰汇宗,御制碑文记其事。后因建善因寺于其侧,俗呼汇宗为旧庙
①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改岭西县置,为吐京郡治。治所即今山西石楼县。隋开皇初属隰州,十八年(598)改为石楼县。②东魏武定三年(545)置,属武州。治所在雁门川(今山西繁峙县西)。北齐废。古县名。
元置, 属庆远南丹安抚司。 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明废。
在今吉林永吉县西北。《清一统志·吉林一》:发实兰峰“在(吉林)城西北一百十七里,周十里。奇塔穆河发源于此”。光绪《吉林通志》卷10:发实兰峰在“(吉林)城西北一百一十七里。高一百四十步,周十里。奇穆塔
春秋时赤狄别种东山皋落氏聚居地。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八里皋落镇。《左传》: 闵公二年 (前660),“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即此。春秋赤狄东山皋落氏都城。在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皋落。《左传》闵公二
①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卷78长阳县:马连溪“在县南。《志》云,县境诸溪汇流自西而东凡数十处,俱附清江而达大江”。②在今四川巫溪县西。《方舆胜览》卷58大宁监:马连溪“在监西五里。中
北宋置,属河州。当在今甘肃临夏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