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山西高平县东南。《清一统志·泽州府》:丁壁镇“在高平县南三十里。有堡”。
在今山西万荣县(解店)东南隅。创建于唐贞观年间。元代重建。明、清多次重修。有飞云楼、午门、南天殿、享亭、东岳殿、寝宫等六座建筑。主体建筑飞云楼为清乾隆十一年(1746)重建,位居山门内。形体壮丽,结构
即今四川綦江县东南石角镇。清同治《綦江县志》卷1:石角镇在“南五十里”。(1)在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西南部。面积181平方千米。人口6.6万。镇人民政府驻石角,人口 8330。因临北江信地角有一块带尖角
在今安徽无为县西。《方舆纪要》 卷26无为州: 豹儿寨 “在州西五十里。南宋时州人结寨避兵处”。
在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明宣德中为开平卫治。清雍正十二年 (1734) 置独石口厅于此。民国初为独石县治。
北魏置,属修阳郡。治所在今河南西峡县北。北周为析州治。隋开皇初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河南省西峡县北。属淅阳郡。北周废。
即 “逢山”。在今山东临朐县西二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35临朐县: 逄山 “其山峭绝,惟一径可通。有泉出岩窦,甘洁异常。相传殷诸侯逄伯陵国也。今山麓有逄伯陵祠”。《清一统志·青州府一》亦作 “逄山”
在今贵州遵义县 (南白镇) 西南。《明一统志》 卷72播州宣慰司: 落闽水 “在宣慰司(今遵义市) 西南四十里。源出水烟里,东流入乌江”。
即梁田坡。在今陕西华县西南。《资治通鉴》:唐中和三年(883),黄巢将“尚让等将十五万众屯于梁田坡。”胡三省注:“《旧书》作良天坡。”又称梁田坡、梁田陂。在今陕西省华县西南。《资治通鉴》:唐中和三年(
即今广西田林县 (乐里镇)。清时为逻里汛,有右江镇外委驻防。1953年田林县迁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