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占不劳山

占不劳山

古岛名。亦译作呫哔罗山。即今越南中部会安东部海上之占婆岛。为古代中西海上交通线所经。《新唐书·地理志》 广州通海夷道:“象石又西南三日行, 至占不劳山, 山在环王国东二百里海中。”


猜你喜欢

  • 渭桥

    汉、唐时长安渭水上建桥梁,有三: (1) 中渭桥。本秦所造横桥,为通渭水南北离宫而造。西汉初称渭桥或石柱桥,又名横门桥。武帝后增建东、西二桥,始有中渭桥之称。《三辅黄图》 卷6: “渭桥,秦始皇造。渭

  • 鄞江

    ①原指今浙江宁波市和鄞县境内之鄞江、接纳鄞江后之奉化江与奉化江、姚江汇合后之甬江,后专指今奉化江支流鄞江,在今鄞县西部。《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 鄞江在 “府东北二里。一名甬江。其上流自四明诸山汇溪

  • 飞泉岭

    在今广东丰顺县南蓝田。《清一统志·潮州府》 “飞泉岭”条引《广东通志》:“岭在揭阳山西。壁立万仞,周数十里,层峦叠��,人迹罕至,有泉飞空而下,如瀑布。因名。”

  • 石头津步

    又名石头渚、投书渚。在今江西南昌市西郊红石岗上。《水经·赣水注》:“赣水又径郡北……水之西岸有盘石,谓之石头津步之处也。”《陈书·周文育传》:“广州刺史萧勃举兵逾岭,诏文育督众军讨之。时新吴洞主余孝顷

  • 艾湾岭

    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巴州乡。《清一统志·西宁府一》:艾湾岭“在碾伯县(今乐都)县界南巴州堡,高十五里,山半有泉, 自沙中出”。

  • 沅江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安乐县置,属岳州。治所即今湖南沅江市。大业初属巴陵郡。唐初仍属岳州。乾元中改名桥江县。北宋乾德元年(963)复为沅江县,后属常德府。元属常德路。明洪武十年(1377)省入龙阳县

  • 义兴冶寨

    北宋置,属繁畤县。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七十里义兴寨村。

  • 高梁山

    ①即高凉山。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104高州府茂名县: 高凉山,“ 《志》云: 山本名高梁,群峰并耸,盛夏如秋,故改梁为凉”。②即今四川梁平县东南与万县交界之精华山 (铁凤山)。《隋书·

  • 石渠水

    在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北。《宋史·河渠志五》:“石渠之水,则自离堆别而东,与上下马骑、乾溪合。”

  • 瓦述墨科

    在今四川新龙县东拉日马乡北麦科。清雍正七年(1729)置瓦述墨科土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