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郭镇
亦作县廓镇。在今广西武宣县西南六十里通挽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西南。明、清置巡检司治此。
亦作县廓镇。在今广西武宣县西南六十里通挽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西南。明、清置巡检司治此。
明崇祯三年 (1630) 于废永宁宣抚司置同知,属叙州府。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城。雍正五年(1727) 废,八年 (1730) 复置,乾隆元年 (1736)升为叙永直隶厅。辖境相当今四川叙永、古蔺二县
在今宁夏石嘴山市东北。《明一统志》卷3宁夏卫:石嘴山“在卫城东北二百里,山石突出如嘴”。
唐咸通五年(864)析南安县西界两乡置,即今福建安溪县。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升为清溪县。唐咸通五年(864年)析南安县西界两乡置,即今福建省安溪县。有银、铁冶场。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
亦名八里郎。即今西藏洛隆县西八里。藏语意为帐篷山、牛帐篷山。当内地与西藏往来通道。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巴拉山“在硕板多西南,势平坦,上下约三十里,至巴里郎”。
南朝宋置,属始平郡。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北。北魏属南白水郡。后废。古县名。(1)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改平陵县置,治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属扶风郡。十六国前秦移治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茂陵东常道村。北魏永
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舆地纪胜》卷159合州: 斜岩 “在石照县东北八十里,高十余里。有石横亘,岩腹如拖修帛,迤长四五里,岩以此得名。环左右百里,望之如积雪,与日相射。下有穴,俗谓之龙洞。水由洞中出。
又名鼓山。在今河北武安市南三十里。海拔846米。《魏书·地形志》: 临漳县 “有鼓山”。《元和志》 卷15滏阳县: 鼓山 “一名滏山,在县 (按:今磁县) 西北四十五里。滏水出焉。泉源奋涌,若滏水之汤
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流入黄河。《后汉书·马武传》:显宗初,西羌寇陇右,命捕虏将军马武击之,“羌乃率众引出塞,武复追击到东、西邯,大破之”。李贤注:“盖以此水分流,谓之东、西邯也。在今廓州化隆县
在今西藏贡嘎县西。原西藏地方政府设贡噶宗。1960年与杰德秀等谿合并设贡噶县,驻热麦。1976年改为贡嘎县。噶,又作嘎。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贡嘎县吉雄贡噶学村。1960年与堆、札、隆巴
在今四川万县市南长江中。《寰宇记》卷149万州南浦县:千金岛“在县南三里。屹立江心。石高数丈,广百步”。按《明统志》作黄金岛,“土人每淘金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