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州
①南朝梁置,治所在龙乡县(今广东罗定县南)。隋废。
②辽太宗置,治所在双城县(今辽宁铁岭县西南六十里古城子村)。辖境相当今辽宁铁岭县以西、法库县以南一带。金皇统三年(1143)废。
辽太宗置,治双城(今辽宁铁岭市西)。辖境约今辽宁省法库县东南,大蛇山子以东一带。属东京道。金皇统三年(1143年)并入沈州。
①南朝梁置,治所在龙乡县(今广东罗定县南)。隋废。
②辽太宗置,治所在双城县(今辽宁铁岭县西南六十里古城子村)。辖境相当今辽宁铁岭县以西、法库县以南一带。金皇统三年(1143)废。
辽太宗置,治双城(今辽宁铁岭市西)。辖境约今辽宁省法库县东南,大蛇山子以东一带。属东京道。金皇统三年(1143年)并入沈州。
南宋两浙西路的简称。即“两浙西路”。
五代王闽改武平镇为武平场,属长汀县。即今福建武平县。北宋淳化五年 (994) 升为武平县。五代闽改武平镇为武平场,即今福建省武平县。属长汀县。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升为武平县。
在今山西盂县北。《元和志》 卷13太原府盂县: “原仇山在县北三十里,出人参、铁铆。”隋置原仇县以此山为名。
即今新疆石河子市。清宣统《新疆图志》卷79绥来县:石河子“汉回铺户五十余家,回民礼拜寺一处。附近村庄相属,为绥邑第一乡镇”。
在今河南西华县东北。《寰宇记》 卷10西华县: “阎仓城在县东北三十里。” 魏筑城置仓于此,因名。
即今河北昌黎县西六十里朱各庄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昌黎县图:西有朱各庄。
隋置,属高凉郡。治所即今广东高州市。《寰宇记》 卷161茂名县: “以道士潘茂姓名为县名。”另据 《新唐书·地理志》 茂名县: “以茂名水为名。”唐武德初属高州,贞观元年 (627) 改属南宕州,八年
又作拉妥、拉托克、纳夺。治所即今西藏昌都县东北拉多。“拉多”,藏语意为神雷。原西藏地方政府置,治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县东北拉多。1960年与昌都宗合并,改置昌都县。
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西北。《后汉书·西域传》: “阳嘉三年夏,车师后部司马率加特奴等千五百人,掩击北匈奴于阊吾陆谷,坏其庐落,斩数百级,获单于母、季母及妇女数百人,牛羊十余万头,车千余辆,兵器什物甚众。
又作琅琊山、瑯琊山。即今安徽滁州市西南十里琅邪山。《寰宇记》 卷128滁州清流县:琅邪山 “其山始因东晋元帝为琅邪王避地此山,因名之”。《方舆纪要》 卷29滁州: 琅邪山在 “州南十里。晋伐吴,命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