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门山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永丰县:双门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两峰并峙,纡回二十余里。东接衢州,北连玉山,远望如双门。往来常、玉二邑者必取道于其下”。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永丰县:双门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两峰并峙,纡回二十余里。东接衢州,北连玉山,远望如双门。往来常、玉二邑者必取道于其下”。
一作竹山。在今湖北竹山县西。《明一统志》 卷29襄阳府: 筑山“在竹山县西五里。筑水所出”。
金正大三年 (1226) 升通秦寨置,属葭州。治所即今陕西佳县西北通镇。蒙古至元六年(1269) 废。古县名。金正大三年(1226年)升通秦寨置,治今陕西省佳县西北通镇,属葭州。元至元六年(1269年
即今河北栾城县西北二十二里郗马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0获鹿县图: 东南有郗马。
北宋崇宁二年 (1103) 置,属靖州。即今湖南会同县东北五十七里若水镇。明置若水巡司,属会同县。
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属瀼州。治所在今广西上思县西南。贞元后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南。属上思州。宋废。
在今吉林靖宇县 (旧濛江县) 西南靖宇村。《黑龙江历史大事记》: 1940年2月抗联一军杨靖宇将军在保安村西南三道崴子,与日伪军激战,壮烈牺牲于此。
唐咸通五年(864)析南安县西界两乡置,即今福建安溪县。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升为清溪县。唐咸通五年(864年)析南安县西界两乡置,即今福建省安溪县。有银、铁冶场。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
明置,属盖州卫。即今辽宁盖州市东上哈塔。明《辽东志》卷1《盖州卫图》:卫东有上哈塔墩。
金置,属莱阳县。即今山东莱州市北五十里西由镇。
即今广东阳东县东南大沟镇。清道光《阳江县志》卷1有大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