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召陵县

召陵县

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东三十里召陵寨。西晋改为邵陵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属汝南郡。《三国志·魏志》:黄初六年(225年),“(文帝)行幸召陵,通讨虏渠”。东汉末,黄巾起义军大败汝南太守赵谦军于此。西晋因避讳改名邵陵县。后复名召陵县。隋开皇五年(585年)召陵县废入郾城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贞观元年(627年)再废入郾城县。


猜你喜欢

  • 西周时封国。在今山东东平县东鄣城集。《春秋》: 庄公三十年 (前664),“齐人降鄣”。杜注:“东平无盐县东北有鄣城。”古国名。春秋小国,姜姓。后灭于齐。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北障城。《春秋》庄公三十年(

  • 黄陂水

    在今广西柳州市西。《明一统志》 卷83柳州府: 黄陂水 “在府城西三十里,流入柳江”。

  • 应江县

    ①唐贞观三年(629)置,属羁縻应州。治所在今贵州榕江县西北平江乡附近。后废。②唐贞观四年(630)置,属羁縻琰州。治所在今贵州平坝县南。旋废。古县名。(1)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今贵州省平坝县

  • 东阳江

    兰江支流。一名吴宁溪水。亦名婺港。在今浙江金华市南。《元和志》卷26金华县:东阳江“有二源,一南自永康县界流入,一东自义乌县界流入,至县界南合为一,谓之东阳江”。金华江上源之一。在浙江省中部。南、北两

  • 喜赕

    宋大理改大厘赕置,属首府大理地区。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六十里喜洲镇。元改喜洲。大理前期改南诏大厘赕置,治今云南省大理市西北喜洲。元初改为喜州,寻废。

  • 思隶县

    唐贞观元年 (627) 置,属泸州。治所在今四川江安县南境。十二年 (638) 废入江安县。

  • 东爨

    地区名。从南北朝至唐代,爨部有东西爨之分。依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东爨范围约当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宣威市及其以北的滇东北和贵州西北部。古地区名。南朝时爨部分东西二境,即指东西二爨。唐时

  • 十家堡

    即今吉林梨树市东南十家堡镇。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8:南满铁路“十家堡驿距四平街驿九里七”。

  • 陡冈埠

    即今湖北孝感市西北陡冈镇。清光绪 《孝感县志》 卷2: “陡冈埠,在城西四十里。”

  • 大揽江

    即今广西武鸣县之武鸣江。《明史·地理志》 思恩府:“又有大揽江,出城东北大名山下,下流俱入于郁江。”《方舆纪要》卷111思恩府“清水江”条下:“《志》云:大榄江一名剑江,出大明山,流入武缘县,沿江立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