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叶城县

叶城县

清光绪八年(1882)置,属莎车府。治所在今新疆莎车县东北塔热木博依附近。乾隆《西域同文志》卷3:叶尔羌“回语叶尔谓池;羌广之意。其地宽广”, 故名。十年(1884)迁治哈哈里克(今叶城县)。民国初属新疆喀什噶尔道。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喀喇昆仑山北麓。属喀什地区。面积2.8万平方千米。人口37.3万。辖3镇、17乡、6农牧场。县人民政府驻喀格勒克镇。古时是南通印度,西通阿富汗的重镇,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西汉时为西夜国。东汉时分为西夜、子合二国,三国时并属疏勒。隋称为朱俱波国,唐为碛南州。1001—1124年属喀拉汗王朝,1124—1218年归西辽统治。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和田事务协办大臣管辖。光绪八年(1882年)置叶城县,属喀什噶尔道。1924年直属新疆省。1950年成立叶城县人民政府,属莎车专区。1956年划归喀什专区。1970年改属喀什地区。主要河流有叶尔羌河、提孜那甫河、乌鲁格吾斯塘河、棋盘河、却普河、柯克亚河。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棉花,兼种绿豆、大豆、豌豆。特产有石榴、核桃、黑叶杏、苹果。矿产有铁、铜、铅、硫黄、石英、石棉、玉石、大理石、金、银、水晶、石灰石、石膏、岩盐和油气田。野生动物有熊、野猪、黄羊、狼、狐狸、野兔、雕鹰、野鸡。有采矿、电力、轻工、建材、机械修理、食品等厂。有高产油气井。315和219国道交会于此。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名胜古迹有宗朗麻扎、泰剑立麻扎、加米清真寺、布尔特罕纳、布特文库尔千佛洞、米尔扎阿巴拜克城堡、协依提勒古城遗址、密尔岱玉山。


猜你喜欢

  • 栟角场

    民国初并栟茶、角斜二场置,在今江苏海安县东六十二里角斜镇。设场知事。

  • 双泉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北。《舆地纪胜》卷124琼州:双泉“昔东坡寓东坡台及双泉,亦久后绍兴间李光琼州安置居双泉,九年再贬昌化军,有诗曰:曾是双泉旧主人。盖双泉有两井,相去咫尺,而味异,号双井”。

  • 黄松甸

    亦名黄花松甸子。即今吉林蛟河市东南黄松甸镇。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5敦化县《屯镇》:西北 “一百三十里黄花松甸子屯”。吉林至敦化铁路经此,并设黄松甸站。

  • 乌龙砦

    北宋元符二年(1099)置,属晋宁军。即今陕西佳县西南乌龙铺。金属葭州。后废。

  • 麻 (蔴) 塘

    即今湖南岳阳县 (荣家湾) 北二十五里麻塘镇。明隆庆 《岳州府志》 有蔴塘。

  • 虎啸城

    南宋末蒙古人置,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十里渠江岸边。《元史· 杨大渊传》: 中统三年 (1262),“复于渠江滨筑虎啸城,以逼宋大良城”。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筑,在今四川省广安市北渠江西岸。因境内有

  • 勐 (猛) 搻

    即明代勐捧。今云南勐腊县西五十四里勐捧镇。清光绪 《皇朝中外一统舆图》: 普洱府宁洱县东南有勐搻。

  • 华谷水

    在今山西运城市南。《方舆纪要》卷41安邑县:“华谷水在县西南四十里。自夏县流经县界,又西入蒲州界。或讹为苇谷水。”

  • 白阳口

    一名白羊口。在今山西天镇县北白羊口村。《明史·地理志》:大同县有白阳口。

  • 迷梯克藏布江

    即米的克藏布河。今西藏嘉黎县西南麦地藏布。源出迷梯克海,屈曲西南流入林周县境称热振项布,为拉萨河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