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先秦国名。亦名句吴、攻吴。姬姓。始祖是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初居江南梅里(今江苏无锡市东南三十里),后迁都吴(今江苏苏州市)。至春秋后期,国力强盛,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一度攻破楚国,其子夫差又战胜越国,迫使越王勾践屈服求和;并北上与晋争霸。其时有今江苏、上海市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公元前473年为越王勾践所灭。

②五代时十国之一。唐景福元年(892)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据扬州(今江苏扬州市)。天复二年(902)被封为吴王,有今江苏、安徽、江西和湖北等省的一部分。公元937年为南唐取代,共历四主,三十六年。


古国名。姬姓。据载周太王之子太伯(泰伯)、仲雍为使其弟季历能继王位,南奔而建吴国,又称勾吴、工吴。初都蕃离(一作梅里,今江苏无锡市东南),后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市)。其地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及安徽、浙江两省的部分地。春秋后期,国力强盛,吴王阖闾九年(前506年),大败楚兵,一度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县北纪南城)。其子夫差时,又战胜越国,迫使越王勾践屈服求和,然后率兵北上,会诸侯于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南)与晋国争霸。公元前473年为越国所灭。


猜你喜欢

  • 洛社站

    元置。即今江苏无锡县西北洛社镇。元《析津志》 天下站名: 信州陆路有 “洛社”。

  • 马务镇

    北宋置,即今甘肃岷县东马坞镇。

  • 武侯庙

    ①亦称武侯祠或昭烈庙。在今四川成都市区南武侯祠大街北侧。为祭祀诸葛亮的庙宇。②在今四川奉节县东。亦为祭祀诸葛亮之庙宇。唐杜甫 《武侯庙》 诗: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清钱谦益笺注: “武侯庙,《

  • 鸡翁县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夷州。治所在今贵州凤冈县东南鸡翁山下。六年(623)废。贞观六年(632)复置,永徽后废。

  • 八磘湾

    即大瑶湾。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清史稿·地理志》 台东州:“八磘湾并在州东南,入于海。”

  • 圣水寺

    ①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北马家咀乡。明嘉靖时建。《清一统志·汉中府》:圣水寺“在南郑县(今汉中市)东南三十里。寺有五色泉。一泉黑色,在佛座下;四泉在泉东西。天旱祷雨辄应”。②在今四川内江市区西壕子口路东侧。

  • 包阳宫

    汉上林苑中离宫。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关中记》列为汉上林苑中十二宫之一。《汉书·王莽传》:地皇元年(20),“坏彻城西苑中建章、承光、包阳、大台、储元宫及平乐、当路、阳禄馆,凡十余所,取其材瓦,以起九庙

  • 枝阳郡

    十六国前秦置,属凉州。治所在枝阳县(今甘肃永登县东南庄浪河东岸)。北魏废。

  • 威远戍

    隋开皇三年 (583) 置,属资中县。在今四川威远县。《元和志》 卷33威远县: “本汉资中县地,隋开皇三年于此置威远戍以招抚生僚,十一年改戍为县,属资州。”

  • 石井冈

    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北七里。《寰宇记》卷59龙冈县:石井冈在“县西北七里。一名龙冈。《水经》云:蓼水出襄国石井冈, 冈上有井,大如车轮,隋《区宇图志》云:光武营军时所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