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岳山
即岍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南。《续汉书·郡国志》汧县:“有吴岳山,本名汧,汧水出。”
即岍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南。《续汉书·郡国志》汧县:“有吴岳山,本名汧,汧水出。”
①北周宣政元年 (578) 改同和县置,为洮城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文斗乡。隋属临洮郡。唐属岷州,上元二年 (761) 没入吐蕃。②1929年析临洮、临夏二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在宁河堡 (今甘肃和
亦作南源寨。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北三十五里。明万历中筑城,设巡司戍守。《明史·广西土司传》: “府江酋长杨公满等掠荔浦、平乐及峰门、南源,执永安知州杨惟执,杀指挥胡翰。”
在今广西灵山县西。《清一统志·廉州府》:那安江“在灵山县西一百里。源出古豆山,南流入钦州,为渔洪江”。
即今福建晋江市东南深户镇。《清一统志·泉州府》 “洛阳巡司” 条: “ 《旧志》,深沪司在(晋江) 县南八十里。元置于县南五十五里二十部港边。明洪武二十年移此。有城周一百五十丈,二门。”
又名盘龙汇。或作蟠龙汇。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蟠龙之东。《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盘龙浦 “在崧子浦东,其上流曰盘龙塘。自府东三里北流,绝俞塘及上海、青浦境内之六磊、泗泾、横塘、浦汇诸塘而北
即今河北行唐县西之郜河。《方舆纪要》卷14行唐县:告河“源出杨川岭,流经县治南,又东入新乐县之沙河”。《清一统志·正定府》 作郜河。
在今河北滦南县南大庄河。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滦州图:“南有大庄窝,刘家河把总驻此。”
又称勐邦。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景洪市东北一百四十八里勐旺。清雍正六年(1728) 设土把总。傣语 “勐” 为坝子,“旺” 或“邦” 为飞貉 (鼯鼠),意即鼯鼠坝。
金置,属秀容县。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五十里寨底村附近。
北宋置,属西安州绥戎堡。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