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平城
一曰高平城。在今陕西华阴市西三十里敷水之西。《水经·渭水注》:敷水“北径告平城东。耆旧所传,言武王伐纣,告太平于此,故城得厥名”。俗讹为窦建德城。
一曰高平城。在今陕西华阴市西三十里敷水之西。《水经·渭水注》:敷水“北径告平城东。耆旧所传,言武王伐纣,告太平于此,故城得厥名”。俗讹为窦建德城。
明置,属镇番卫。在今甘肃民勤县西。《方舆纪要》卷63镇番卫:西乐堡“在卫西”。
①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公安县置,为南平郡治。治所在今湖北公安县。南齐属南平郡。南朝陈复改公安县。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汉安县置, 属泸州。治所在今四川纳溪县西二十里新太乡三江村。明曹学佺《蜀中
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三十里。《隋书·地理志》: 绵竹县有鹿堂山。《寰宇记》 卷73绵竹县:“鹿堂山,《李膺益州记》 云: 岸有隙出神泉。若诣者精志,则泉流奔涌,其信道者不笃,便清源顿竭也。”
北魏永安中置,属定戎郡。治所在今山西孝义市境。北齐废。古县名。北魏永安中置,治今山西省孝义市境内。属定戎郡。北齐废。
在今湖北石首市西。《方舆纪要》卷78石首县“刘郎浦”条下:“《志》云,县西五里有万石湾,在万石堤下,与江北岸刘郎浦正相值,舟楫经过,遇北风辄坏。俗呼折船湾。”
即今湖北潜江市西南五十四里龙湾镇。清属江陵县,置巡司于此。民国初置县佐。
古东胡诸后裔的一支,初附宇文部,4世纪中叶宇文部败散,始分出,号契丹。居地在辽河上游潢河 (今西拉木伦河)、土河 (今老哈河) 流域。传说其始祖生八子,后裔衍为八部。北魏时,八部各入贡,交市于和龙 (
在今浙江余姚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92余姚县: 眉山在 “县北三十五里。海中望之,如修眉然。其北五里有巡司”。
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淮河畔。《资治通鉴》: 五代周显德四年 (957),“帝 (指周世宗) 驰至荆山洪”。胡三省注: “即梁武帝筑堰之地。”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南、淮河岸边。五代周显德四年(957年)周世
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南一百二十里,蒲石河西之玄羊砬。《清史稿·地理志》: 宽甸有悬羊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