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县
1913年降呼兰府置,属黑龙江省绥兰道。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呼兰县。以呼兰河而得名。《满洲源流考》 卷18: “呼兰,满州语烟洞也。” 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
旧县名。1913年改呼兰府置,治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2004年撤销,改设哈尔滨市呼兰区。
1913年降呼兰府置,属黑龙江省绥兰道。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呼兰县。以呼兰河而得名。《满洲源流考》 卷18: “呼兰,满州语烟洞也。” 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
旧县名。1913年改呼兰府置,治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2004年撤销,改设哈尔滨市呼兰区。
①即今江西宁都县北八十三里洛口乡。清置汛。②亦作洛口塘。即今江西会昌县西北六十里庄口镇。明嘉靖 《赣州府志》 卷5: 会昌县有洛口市。
即今陕西凤县东南南星乡。清属留坝厅,嘉庆十三年(1808) 设巡司驻此。
十六国之一。西晋永宁元年 (301),张轨任凉州刺史。西晋灭亡后,从东晋建武元年 (317) 开始,张寔及其子孙世守凉州,成为割据政权,史称前凉。到永和十年 (354) 张骏自号假凉王,都姑臧县(今甘
即今青海省青海湖中之海心山。唐代称龙驹岛。《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 魁孙拖罗海山 “在青海中,峰峦纯白,上有小庙,庙内番僧于冰合时,出取一年之粮入居焉”。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改羁縻荣懿州置,属南川县。在今四川重庆市万盛区西南青羊镇。《舆地纪胜》 卷180南平军: 荣懿市 “本唐溱州。故荣懿市夷贼李光吉据为巢穴,至绍兴七年移土门镇巡检于此兼寨事,
明置,属荣县。在今四川自贡市西十里贡井。《方舆纪要》 卷72荣县: 新罗镇在 “县南八十里。有盐课司。或曰司盖与富顺县接界”。
在今陕西商州市北。《清一统志· 商州》“清池水” 条下: “又泉水在州北七十里,源出泉村集,径马角辋峪,至上板桥合荆水。”
①唐改鄚州置,治所在莫县 (今河北任丘市北三十里鄚州镇)。辖境相当今河北保定、任丘二市及清苑、文安等县地。《旧唐书·地理志》: “开元十三年以 ‘鄚’ 字类 ‘郑’ 字,改为莫。” 北宋辖境渐缩,并移
隋末置,属桂阳郡。治所在今湖南宜章县北四十里。《寰宇记》卷117义章县:“其县北临章水,因以为名。”唐属郴州,开元二十三年(735)移今宜章县。北宋太平兴国初改名宜章县。古县名。隋大业十三年(617年
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资治通鉴》:隋开皇二年(582),“突厥又寇兰州,凉州总管贺娄子干败之于可洛峐”。胡三省注:“山无草木曰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