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特西右翼后 (後) 旗
清雍正三年 (1725)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都兰县西南巴参一带。《清史稿·地理志》 西右翼后旗: “牧地跨柴达木河。东至希昔,南至诺们罕木鲁,西至乌拉斯台,北至柴达木。”
清雍正三年 (1725)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都兰县西南巴参一带。《清史稿·地理志》 西右翼后旗: “牧地跨柴达木河。东至希昔,南至诺们罕木鲁,西至乌拉斯台,北至柴达木。”
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海湾。《清一统志·广东统部》:廉州营“千总分防大观港”。龙门协把总亦驻防于此。又称大洸港。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东南海湾。清朝设龙门协把总驻防。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独山县北。明初废。
在今江苏仪征市西。《宋史·河渠志六》:崇宁二年 (1103) 十二月,“诏淮南开修遇明河,自真州宣化镇江口至泗州淮河口,五年毕工”。今堙。
即今河南灵宝市西南朱阳镇。《国语· 晋语二》: “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适齐、楚。”《水经·河水注》: 柏谷水 “北流径其亭下,……汉武帝尝微行此亭,见馈亭长妻。故潘岳 《西征赋》 曰: ‘长傲客于
①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五十里。亦作俞。《汉书· 沟洫志》: 武帝元光中,“武安侯田蚡为丞相,其奉邑食鄃。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灾”。东汉属清河国。三国魏属清河郡。西晋又属清河国
①清置,属临汾县。即今山西临汾市北二十五里吴村镇。②即今河北顺平县东北二十里吴村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完县图:东北有吴村。(1)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北部。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
在今浙江嵊县西。《舆地纪胜》卷10绍兴府:大白山“在嵊县西六十里。乃赵广信炼丹登仙之处。有石笋对立如阙,瀑泉飞下”。《明史·地理志》及《清一统志》作“太白山”。
在今河北香河县西北。《清一统志·顺天府二》:苍头河“在香河县西北二十里。《旧志》:相传即萧后运粮河,水泛则上通牛栏山水、窝头庄水,下通三路堤口。一由李家圈坑堤口入北吴村,一由明星堂堤口入甘十八堤口,
即唐东都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5载:神都苑“唐之东都苑,隋之会通苑也。又曰上林苑,武德初改芳华苑,武后曰神都苑”。
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南七十里。明初移练门巡司于此,改名泽朗山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