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峪
又名大拉子、大砬子。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南智新镇。清设分防经历于此。《清史稿· 地理志》 和龙县: “光绪十一年,吉韩通商,和龙峪与光霁峪西步江互市。二十八年,置分防经历,属延吉。”
又名大拉子、大砬子。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南智新镇。清设分防经历于此。《清史稿· 地理志》 和龙县: “光绪十一年,吉韩通商,和龙峪与光霁峪西步江互市。二十八年,置分防经历,属延吉。”
即今湖北广水市北孟畈店。民国 《湖北通志》 卷74 《兵事》: 清同治三年 (1864) 三月,“陈得才等拥众百万入孟畈店、龙泉镇等处”。
又作白草沟。即今吉林汪清县西南百草沟镇。清宣统元年(1909)置汪清县于此。《清史稿·地理三》汪清县:“商埠百草沟,宣统元年中日间岛协约开。”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汪清县,土名百草沟。”
即遂度县。治所当在今广东阳西或电白县地。《宋书·州郡志》 作 “逐度”。
即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五十里石经山。 清雍正 《畿辅通志》 卷17: 石经山 “房山县西南有山曰白带山, 生题草, 又曰题山, 藏石经者千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招信路置,治所在盱眙县 (今江苏盱眙县)。辖境相当今江苏盱眙县及安徽天长、五河、明光等县市地。后五河县改属泗州。二十七年 (1290) 府废。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
在今西藏阿里地区。五代唐同光元年(923)藏王后裔尼玛衮逃至阿里札布让、托林一带,为阿里王。其幼子德尊衮于北宋初年据象雄,建古格王国。直到公元1630年阿里僧俗人民暴动,推翻了古格王朝统治。古格王国遗
即无切县。治所在今越南南宁省宁平附近。《后汉书·马援传》:建武十九年(43),“援将楼船大小二千余艘,战士二万余人,进击九真贼,徵侧余党都羊等, 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余人,峤南悉平”。古县名。西汉武
亦作宁州卫。明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方舆纪要》卷67:宁川卫“府治东四里。洪武十二年建”。后废。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置,治今四川省成都市。
元元贞元年 (1295) 升湘乡县置,属天临路。治所即今湖南湘乡市。明初降为湘乡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湘乡县置,治今湖南省湘乡市。属潭州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复降为县。
①在今山西武乡县东十里。《清一统志·沁州》:石勒城“周四百六十步,相传石勒尝屯兵于此”。②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洛水北岸,西接卢氏县界。《水经·洛水注》:高门水“出北山,东南流,合洛水枝津。水上承洛水,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