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平路
金天德二年 (1150) 改咸州路置,治所在咸平府咸平县 (后改平郭县,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辖境相当今辽宁铁岭市以北辽河流域地。金末废。
金天德二年(1150年)改咸州路置,治咸平府(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辖境约当今辽宁省北部、铁岭市以北辽河流域地。金末废。
金天德二年 (1150) 改咸州路置,治所在咸平府咸平县 (后改平郭县,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辖境相当今辽宁铁岭市以北辽河流域地。金末废。
金天德二年(1150年)改咸州路置,治咸平府(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辖境约当今辽宁省北部、铁岭市以北辽河流域地。金末废。
①即今安徽巢湖市西南三十里银屏山。《方舆胜览》 卷48无为州: 银瓶山 “在军城之西,时有云气,以形得名”。②在今福建漳平市东。明嘉靖 《漳平县志》 卷2: 银瓶山 “在县东十里。层峰错列,清翠可爱,
即今浙江三门县治海游镇。唐武德四年(621) 至七年 (624),为宁海县治。《资治通鉴》: 唐咸通元年 (860) 五月庚申,“南路军大破贼 (案: 指裘甫起义) 于海游镇”,即此。1940年以来为
在今江西波阳县西鄱阳湖滨团转。清于此置团转汛。
即石牛道。古代陕西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间的主要交通路线。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入蜀,经广元市而至剑阁县。《方舆纪要》 卷66四川: “石牛道亦名金牛道。”即“石牛道”。
即苦叉。今新疆库车县。《元史·耶律希亮传》: 中统年间,耶律希亮 “由苦先城至哈喇火州”。
①在今四川茂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49茂州:陇东山“在汶山县东北十八里”。北宋陇东路, 以山为名。②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元和志》卷39福津县:“陇东山在县北四十五里。”
在今浙江天台县东。《方舆纪要》卷92天台县:东横山“在县东十里,天台山足也,俗名覆船山。其上坦夷可三十顷”。
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市荣乡境。《方舆纪要》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 渥洼池 “在蛮部中,产良马。其前后之田,皆膏腴也”。
在今浙江杭州市南。宋《淳祐临安志》卷10:“南自龙山浑水闸, 由朱桥自南水门入城,曰龙山河。”长十二里,置闸以限江潮,宋时滨江纲运,由此入城。后废。明时以河高江低,改闸为坝。元、明、清皆修浚之,今河道
在今江西吉水县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吉水县 “黎洞” 条下: 神洞 “在县南五里。一径如线,依山俯涧,略可容足。不百步即宽平,中有田百亩,甚肥沃。两山含翠,高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