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固始县

固始县

①西汉改固陵县置,属淮阳国。治所在今河南太康县南。东汉时废。

②三国魏改固始侯国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临泉县。西晋属汝阴郡。北魏属新蔡郡。东魏武定八年 (550) 固始城为财州治。北齐废州置包信县。

③南朝宋泰始中侨置,属新蔡郡。治所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取汉固始县为名。梁改为蓼县。北齐复为固始县。为北建州治。后为新蔡郡治。隋开皇初移治今固始县,属光州。大业初属弋阳郡。唐武德三年 (620) 属光州。清雍正二年 (1724) 属光州直隶州。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1)古县名。(1)西汉改固陵县置,治今河南省太康县南。属淮阳国。东汉属汝南郡。西晋属汝阴郡。东晋咸康二年(336年)废。(2)东汉改��县置,治今安徽省临泉县。属汝南郡。北齐改为仓信县。(2)今县名。在河南省东南部,邻安徽省。属信阳市。面积 2916 平方千米。人口156万。辖8镇、25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周为蓼国。秦置安丰县,治今固始县城东南,属九江郡。西汉置蓼县,治今固始县城东北,属六安国。东晋废安丰县。南朝宋废蓼县,泰始中侨置固始县(治今固始县城东北),取“坚固初始”之意得名;梁改固始县为蓼县。北齐复名固始县。隋开皇初移治今固始县城,属弋阳郡。唐、宋属光州。元、明属汝宁府。清属光州。1913年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潢川专区,1952年属信阳专区,1969年属信阳地区,1998年属信阳市。地处大别山山前岗地和倾斜平原区,淮河流经北部边缘,史河、灌河、白露河、泉河流经境内。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红麻、花生、油菜籽、芝麻、板栗、茶叶等。矿产有煤、铝土、铜、铁、铅、锌等。工业有麻纺、丝织、棉纺、机械等。宁西铁路,312国道及信叶、淮商公路经此。淮河通客轮。古迹和纪念地有潘国故城遗址、平寨遗址、圈堰遗址、固始苏维埃政府旧址、大荒坡革命纪念地等。


猜你喜欢

  • 西金州

    唐贞观五年(631)置,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八年(634)改为岩州。

  • 石堂

    在今福建宁德市西北。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巡司于此。集镇名。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西北部、第一旗山北侧。属虎浿乡。人口 5100。有畲族。山上石窟宽阔如堂,故名。西北部东宝山、白狮子有矽卡岩型铅锌矿

  • 原阳县

    ①西汉置,属云中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八拜乡古城。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 荒干水 “西南径武皋县,王莽之永武也。又南径原阳县故城西,又西南与武泉水合”。②即源阳县。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武

  • 宜冲桥镇

    即今湖南慈利县西南五十四里宜冲桥乡。明于此置宜冲驿。

  • 小梅岭

    在今浙江龙泉市西南,与庆元县接界处。《方舆纪要》卷94龙泉县“杨梅岭”条:“大柏岭在县南七十里,旁有小梅岭,皆接庆元县界。”

  • 白蜡山

    即今云南罗平县西南大白腊山。《清一统志·曲请府》:白蜡山“在罗平州西南十三里,为一州之望。蒙氏封为安边景帝之神,至今祀之”。

  • 故漳渠

    在今河北清河县南。《寰宇记》 卷58清河县: “枯上漳渠者,浊漳渠也。源自上党,《城冢记》 云: 邺城北有漳水,今邺郡临漳是也。枯下漳渠者,清漳渠也。自邺县界来,非浊漳也。隋大业中,制使姚暹疏决,从上

  • 昂川

    在今四川阿坝县境。《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三年 (426),“吐谷浑握逵等帅部众二万落叛秦,奔昂川,附于吐谷浑王慕璝”。

  • 昌虑侯国

    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六十里。宣帝甘露元年 (前53) 封梁孝王子宏为侯国。东汉改为昌虑县。西汉甘露元年(前51年),宣帝封鲁孝王子刘弘为昌虑侯,改昌虑县为侯国,治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

  • 如马县

    唐置,属武峨州。治所在今越南北太省南部。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