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呼勒河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入鄂霍次克海之图古尔河。清康熙 《皇舆全览图》:黑龙江口以北有 “兔呼鲁河”。《乾隆内府舆图》 作“图呼鲁必拉”。《清一统志· 吉林一》: 图呼勒河“在宁古塔城东北界,混同江口之北。源出东北无名山,东南流,会钮斡哩、阿尔萨尼等河,折东北入于海”。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入鄂霍次克海之图古尔河。清康熙 《皇舆全览图》:黑龙江口以北有 “兔呼鲁河”。《乾隆内府舆图》 作“图呼鲁必拉”。《清一统志· 吉林一》: 图呼勒河“在宁古塔城东北界,混同江口之北。源出东北无名山,东南流,会钮斡哩、阿尔萨尼等河,折东北入于海”。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盈川县置,属黔中郡。治所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龙洋乡(洋水桥)。《元和志》 卷30洋水县: “以县西三十里洋水为名。” 乾元元年 (758) 属黔州。北宋嘉祐八年(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婺州置,二十一年 (1284) 后属江浙行省。治所在金华县 (今浙江金华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金华江流域及兰溪、浦江诸市县。至正十八年 (1358) 朱元璋改为宁越府。元
宋置,属长汀县。在今福建长汀县南。《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长汀县:屯驻军寨“在府南三里。宋建炎中,群寇扰乱,遣军讨捕,尝驻于此。绍兴十四年始创筑,元废”。
亦作不花剌、卜哈儿。西辽属地。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元史· 太祖纪》: 十五年 (1220),“帝克蒲华城”。元耶律楚材 《西游录》:“寻思干之西六七百里有蒲华城,土产更饶,城邑稍多。”又作卜哈儿
即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与河北沽源县西境接界之九连城诺尔。《金史·地理志》 昌州: 明昌七年 (1196) 以狗泺置。“有狗泺,国言 (女真语) 曰押恩尼要”。据同书 《食货志》,狗泺本金西京路盐场,大
一般指在黑衣大食境内由塞尔拉族建立的政权而言。公元11世纪向外扩张领土。《宋史·外国传六》:“层檀国在南海旁,城距海二十里。熙宁四年始入贡。”
①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南壶口村。《汉书·地理志》: 上党郡有壶口关。《汉书·成帝纪》: 西汉阳朔二年 (前23),“秋,关东大水,流民欲入函谷、天井、壶口、五阮关者、勿苛留”。②在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二十里东
即王城山。在今浙江温岭市西北三十五里。宋《嘉定赤城志》卷20黄岩县:王城山“本名方城山……俗呼方岩”。在浙江省永康市东。海拔384米。山体由凝灰岩等构成,为断块山。山形方整,顶部平缓,四壁如削,故名。
金华江支流。一名南溪。在今浙江永康市南。《元丰九域志》卷5:婺州永康、武义二县俱有“永康溪”。《方舆纪要》卷93武义县:永康溪“自永康县流入,又县本永康地,因名……北入金华县界而为南溪”。
在今湖南道县西北五十里。《方舆胜览》卷24道州: 营道山 “其始名曰营阳,又曰南营,又曰洪道”。《明一统志》 卷65永州府: 营道山 “亦名龙山。状似蟠龙。……唐改曰弘道,至宋始改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