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口镇
清置,属富阳县。即今浙江富阳县西南三十一里场口镇。
在浙江省富阳市中南部、富春江东南岸。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场口,人口 3910。历为山货集散场所,又当壶源溪出口处,故名。民国时置镇,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6年复置镇。产稻、油菜籽。有电子、建材、酿酒、铸造、机械等工业。旧时为“富阳四大船埠”之一,南乡竹木、土纸多经此外运。有耐火材料、乳品、酿酒、印刷、五金等厂。公路通市区,富春江通水运。古迹有瓜桥埠的三国吴帝孙权故里。
清置,属富阳县。即今浙江富阳县西南三十一里场口镇。
在浙江省富阳市中南部、富春江东南岸。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场口,人口 3910。历为山货集散场所,又当壶源溪出口处,故名。民国时置镇,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6年复置镇。产稻、油菜籽。有电子、建材、酿酒、铸造、机械等工业。旧时为“富阳四大船埠”之一,南乡竹木、土纸多经此外运。有耐火材料、乳品、酿酒、印刷、五金等厂。公路通市区,富春江通水运。古迹有瓜桥埠的三国吴帝孙权故里。
西汉置,属敦煌郡。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一百五里破城子。《元和志》卷40寿昌县:龙勒县“因山为名”。北魏于此置寿昌郡。北周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湖附近。属敦煌郡。因县东南龙勒山得名。
即今河南宁陵县北三十二里柳河镇。《方舆纪要》 卷50宁陵县: “县北三十里又有柳河集。旧设公馆于此。”
即今湖北天门市。《元和志》卷21竟陵县:“县城本古风城,古之风国,即伏羲,风姓也。南临汊水。”
在今山东乐陵市西杨盘镇。《方舆纪要》卷13宁津卫“宁津故城”条下:永州城“或云隋末所置”。
①即独秀峰。在今江西南康县东南。《舆地纪胜》 卷36南安军: 独秀峰 “在南康县东。旧名鸡笼,东坡南迁,更名独秀”。《清一统志·南安府》: 独秀山 “在南康县东南二十五里。旧名鸡笼山,宋苏轼爱其峰峦耸
亦名牟那山。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包头市西北之乌拉山。《宋史·夏国传》:元昊“置十二监军司,委豪右分统其众。自河北至午腊蒻山七万人, 以备契丹”。
汉西域国名。都城在乌秅城(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东南。一说在叶城县西南)。神爵二年(前60)后属西域都护府。西域古国名。汉时王治乌秅城(今新疆叶城县西南山中),或谓在今克什米尔拉达克地区。属西域
明初置,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东北松花江西岸舒乐村。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一半山站”。
南朝梁武帝建。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钟山西侧。《梁书·武帝纪》: “及居帝位,即于钟山造大爱敬寺,青溪边造智度寺。” 又太清二年(548),侯景攻陷东府城,邵陵王纶率部入援,“顿钟山爱敬寺”。宋张敦颐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石潭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清远县西北有白石潭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