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虹亭
在今江苏吴江市东长桥上。《舆地纪胜》卷5平江府: 垂虹亭 “在吴县利往桥。东西千余尺,用木万计。前临具区,横绝松陵,湖光海气,荡漾一色,乃三吴之绝景。桥有亭,曰垂虹。苏子美有诗甚豪”。
在今江苏吴江市东长桥上。《舆地纪胜》卷5平江府: 垂虹亭 “在吴县利往桥。东西千余尺,用木万计。前临具区,横绝松陵,湖光海气,荡漾一色,乃三吴之绝景。桥有亭,曰垂虹。苏子美有诗甚豪”。
①即今安徽六安市西南西河口乡。当东淠河与西淠河汇流处,称西两河口。清同治《六安州志》卷5:两河口在“州南八十里”。②亦称东两河口。即今安徽六安市南东河口镇。明万历《六安州志》卷2《津渡》:两河口在“城
在今甘肃武山县南。《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蜀汉延熙十六年 (253),“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即此。在今甘肃省武山县南。三国蜀延熙十六年(253年),姜维攻魏南安(今甘肃陇西县东南)
清乾隆十二年(1747)改永吉州置,属宁古塔将军(后改吉林将军)。治所在吉林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辖境约当今吉林舒兰、德惠二市以南松花江流域一带。光绪八年(1882)升为府。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
唐置,为羁縻州,属安定州都督府。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后废。
明洪武元年(1368)改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置,治所在青州(今山东青州市)。九年(1376)移治济南府(今济南市),寻改置山东布政使司。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清称山东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山东东西道宣
又名王家坪。即今四川永川市西南王坪乡。清光绪《永川县志》卷3:王家坪在“县西南六十里,原系场市,逮今增置,遂成巨镇。铺民百五六十家,亦渝、泸要道”。
当为赖乡。在今河南鹿邑县东十里。《史记·灌婴传》: “攻苦、谯,复得亚将周兰,与汉王会颐乡。” 即此。《续汉书·郡国志》 苦县有赖乡。颐为赖之讹。在今河南省鹿邑县南。秦、汉之际灌婴会刘邦于此。
北宋置,属海康县。在今广东徐闻县东南。一说在今徐闻县西。在今广东省徐闻县西。北宋属海康县。
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升上高场置,属筠州。治所即今江西上高县。《寰宇记》卷106上高县:“以地形高上,故曰上高。”宋属瑞州。元属瑞州路。明、清属瑞州府。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在
亦作木石河。即今吉林九台市东北沐石河镇。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5吉林府:正北“一百三十里木石河街”。“沐石”,满语意为鹌鹑。松花江支流。在吉林省中部。沐石,满语“鹌鹑”之意。又称穆书河、木石河。清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