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四川宜宾县西。《舆地纪胜》卷163叙州: 定夸山 “在宜宾县西百里。山坡荔枝连袤,多属廖氏。(黄) 山谷所赋 ‘廖致平家绿荔枝’即此山所出也”。
①在今河北武安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49武安县: 粟山在 “县东南十二里。相传秦白起拒赵廉颇于此,赵将绝粮,起命将士以布囊盛粟,积至山巅,赵军乃退,土人至今呼为粟山”。②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十五里。《方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置,治所在东京路(后改辽阳路,治今辽宁辽阳市老城)。辖境西至滦河、辽河、嫩江,东至鄂霍茨克海、日本海及库页岛,北迄外兴安岭(今俄罗斯斯塔诺夫山),南达朝鲜东北部地区。明初废。
在今四川平武县南大印镇。《方舆纪要》卷73石泉县:大印堡“在县东北。《边略》云:堡设在山阜,巍然天险,亦白草番出没要路也”。
①西汉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安徽南陵县东三十里青弋江西岸弋江镇,隔江接宣州市界。东汉省。汉末复置。《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建安初,“ (孙) 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六县未服”。又 《蒋钦传
在今浙江云和县东北石塘村。《方舆纪要》卷94云和县:石塘隘在“县东三十里。下临溪流曰石塘河,山溪回合,峻险可恃,为县境之东门”。
一作多灵县。唐贞观中置,属芝州。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北。北宋废。古县名。唐贞观中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北。属芝州。北宋废。
北魏神龟元年 (518) 于库仁川置,属朔方郡。治所在今陕西子长县东秀仁河流域。西魏改属安宁郡。隋开皇元年 (581) 改为城平县。古县名。北魏神龟元年(518年)置,治今陕西省清涧县西北。西魏属安政
北宋置,属吴县。即今江苏吴县西南木渎镇。据《木渎小志》卷1:“相传昔时吴王得越贡神木,将筑姑苏台,积材三年连沟塞渎,木渎之名由此始也。”明置木渎巡司,清乾隆十一年(1746)巡司移驻光福镇, 有吴县县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城外。清康熙《江南通志》卷11:赤石矶“在江宁县东南城外,长河东来有采石枕中流,居人竞种石榴花,每盛夏时缘堤岸灿若霞锦,为画舫欢游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