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县
唐武德二年(619)置,属怀州。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五十二里蓼坞村东河清口。八年(625)废。咸亨四年(673)复置,先天元年(712)改为河清县。
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属怀州。四年割属孟州。八年省,咸亨四年(673年)重置,属洛阳。先天元年(712年)因犯玄宗讳,改河清县。
唐武德二年(619)置,属怀州。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五十二里蓼坞村东河清口。八年(625)废。咸亨四年(673)复置,先天元年(712)改为河清县。
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属怀州。四年割属孟州。八年省,咸亨四年(673年)重置,属洛阳。先天元年(712年)因犯玄宗讳,改河清县。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秦淮河上别渚。《梁书·武帝纪》:天监九年(510),“新作缘淮塘,北岸起石头迄东冶,南岸起后渚篱门迄三桥”。又《侯景传》:太清二年(548),侯景作乱,“鄱阳世子嗣、裴之高至后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南二里。《方舆纪要》卷105琼山县:苍屹山“石峰屹立,水流其下。山后有仙人洞。又有雁塔峰,平冈特立,如卓笔然”。
①在今浙江嘉兴市南南湖中湖心岛上。《清一统志·嘉兴府一》: 烟雨楼,“吴越钱元璙建,嗣后相继修茸”。初在湖滨,明嘉靖二十八年 (1549)移建于湖心岛,为城南最胜之景。②在今广东英德市。《舆地纪胜》
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六十二里皇后村。《水经·淯水注》: 鲁阳关水 “历雉衡山西南,径皇后城西。建武元年,世祖遣侍中傅俊持节迎光烈皇后于淯阳,俊发兵三余百人宿卫皇后归京师。盖税舍所在,故城得其名矣”。
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北三十里西岭瑶族乡。《明史·地理志》:恭城县有西岭砦土巡司。
明置,在今湖北恩施市东。《方舆纪要》卷82施州卫:三会驿“在卫东百二十里”。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南龙山县东北三十九里石牌洞。明属永顺宣慰司。清废。
①蒙古中统三年 (1262) 改抚州置,治所在柔远县 (寻改名高原县,今河北张北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北、怀安县、山西天镇县、内蒙古集宁市、太仆寺旗之间。元皇庆元年 (1312) 改为兴和路。②元至元
①又名夷邑。春秋陈地。即今安徽亳州市东南七十里城父集。后入楚,曾为许国都。《左传》: 昭公九年 (前533) 二月,“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即此。汉置城父县。②春秋楚邑。在今河南宝丰县东。《左
明置,在今山西静乐县东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40静乐县:两岭关在“县东南六十五里,路出阳曲。明初调太原左卫官军戍守,洪武八年改置故镇巡司,缭以土城,周一里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