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门
汉魏洛阳城北面西头门。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名夏门,魏、晋改名大夏门。《资治通鉴》:南朝梁中大通二年(530),尔朱世隆以尔朱荣见杀,遣其将皆白服来至洛阳郭下索尸,北魏孝庄帝“升大夏门望之”, 即此。
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汉魏洛阳城北面西头门。汉称夏门,魏晋改名。梁中大通二年(530年),尔朱世隆以尔朱荣见杀,遣其将皆白服至洛阳郭下索荣尸,北魏孝庄帝登大夏门望之,即此。
汉魏洛阳城北面西头门。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名夏门,魏、晋改名大夏门。《资治通鉴》:南朝梁中大通二年(530),尔朱世隆以尔朱荣见杀,遣其将皆白服来至洛阳郭下索尸,北魏孝庄帝“升大夏门望之”, 即此。
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汉魏洛阳城北面西头门。汉称夏门,魏晋改名。梁中大通二年(530年),尔朱世隆以尔朱荣见杀,遣其将皆白服至洛阳郭下索荣尸,北魏孝庄帝登大夏门望之,即此。
即黑龙江将军。治所在旧瑷珲城 (今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东南黑龙江东岸)。清康熙 《平定罗刹方略》 卷1: 康熙二十二年 (1683),“上因命萨布素为镇守瑷珲等处将军,礼部侍郎温岱、工部给事中雅齐纳为
①在今河北平泉县南。《三国志·魏书·乌丸传》:东汉建安十一年(206),曹操亲征蹋顿,“(袁)尚与蹋顿将众逆战于凡城”。又《资治通鉴》:东晋咸康四年(338),慕容皝“分兵讨诸叛城,皆下之。拓境至凡城
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哈密市东南苦水。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80哈密厅: 苦水驿,“回语呼阿及他苏”。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北。《明一统志》卷70夔州府:千丈山“在巫山县东北一百里。秀异高于众山”。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南钥岛。1935年命名罗湾岛。1947年改名南钥岛。
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48巩县: “ 《志》 云: 宋种茶于此,而封固其地,因名。”
即今安徽颍上县西北江口河。《水经·颍水注》:“颍水又东南,江陂水注之。水受大漴陂,陂水南流,积为江陂,南径慎县西,侧城南流入颍。”《元丰九域志》卷1:颍上县有江陂塘。
又名龟胜山。在今四川德阳市北二十里。《新唐书·高崇文传》:元和元年(806)攻刘辟,大战鹿头山,“明日,战万胜堆,堆直鹿头左,使骁将高霞寓鼓之,士扳缘上,矢石如雨,募死士夺而有之,尽杀戍者,焚其栅,下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105琼州府会同县: 调嚣镇在 “县东南十五里。有巡司,洪武中置”。
①又名台城。三国吴筑。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山南,乾河沿北。为东吴的皇家花园。《晋书·成帝纪》: 东晋咸和五年 (330),“作新宫,始缮花城”。同书 《苏峻传》: 咸和三年 (328) 苏峻作乱,“使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