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軬山
在今广东惠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归善县:大林軬山“在府西南腊石社,产白垩,攒峰叠巘,林木蔚荟,瑶人耕种其上。有岩如厦屋,容五六百人。门至逼仄,一人持戟而守,千人攻之不能入”。
在今广东惠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归善县:大林軬山“在府西南腊石社,产白垩,攒峰叠巘,林木蔚荟,瑶人耕种其上。有岩如厦屋,容五六百人。门至逼仄,一人持戟而守,千人攻之不能入”。
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宋史·太宗纪二》:淳化五年(994),李顺张余部攻夔州,“峡路都大巡检白继赟,夔州巡检使解守颙大败其众于西津口”。即此。《方舆纪要》卷69夔州府奉节县:“西津口在府西, 或曰长江渡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江阳县置,属渝州。治所即今四川江津市东北五十里顺江镇。《寰宇记》卷136江津县:“以斯地在江之津为名。”大业初属巴郡。唐武德初属渝州,天宝初属南平郡,乾元初属渝州。北宋乾德五年
1941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掖县南部析置,治夏邱堡 (今山东莱州市南夏邱镇)。1949年迁湾头村 (在今莱州市西南)。1956年撤销,并入掖县。(掖yè) 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设。1941年由
即今湖南隆回县治桃洪镇。原为邵阳县地,清设通判驻此。1949年隆回县迁治于此。
①北宋政和二年 (1112) 置,属祥州。在今四川高县东北。宣和三年 (1121) 属长宁军。元废。②北宋崇宁三年 (1104) 改溪兰宗堡置,属西宁州。在今青海湟中县东南。后废。
清置,即今贵州福泉县南二十里马场坪镇。
①北宋置,属灵州。即今宁夏平罗县南姚伏镇。西夏于此置定州。②一名猪嘴堡。元废定远县为镇,即今甘肃榆中县西北四十里定远乡。宋初置,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东南。为河外五镇之一。至道中曾建为威远军。约
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置,治所在中京大定府(治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辖境北至今内蒙古赤峰市、东至今辽宁锦州市、西至今河北滦河流域、南至今秦皇岛市及其西北至北京市北境长城一线。金贞元元年(115
在今河北海兴县南二十二里高湾镇。明长芦盐场之一,雍正十年 (1732) 废。
在今浙江象山县西。《方舆纪要》 卷92象山县: 蒙顶山在 “县西北四十五里,与天台分脉。盘爵耸拔,为邑之望。中平衍,可耕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