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堡
①清置,属宁武县。在今山西宁武县东北二里大河堡村。
②即今甘肃武威市东南三十里大河乡(大河驿)。《方舆纪要》卷63凉州卫:大河堡“正德中,边将苏秦等败寇于大河滩,即此堡也。今大河驿置于此”。
(1)在今山西省宁武县东古长城内侧。东有阳方口堡,为明清重要关隘之一。(2)在今甘肃省武威市东南。城周二百一十丈,明置驿于此。
①清置,属宁武县。在今山西宁武县东北二里大河堡村。
②即今甘肃武威市东南三十里大河乡(大河驿)。《方舆纪要》卷63凉州卫:大河堡“正德中,边将苏秦等败寇于大河滩,即此堡也。今大河驿置于此”。
(1)在今山西省宁武县东古长城内侧。东有阳方口堡,为明清重要关隘之一。(2)在今甘肃省武威市东南。城周二百一十丈,明置驿于此。
在今吉林大安县西北洮儿河注入嫩江处。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5:洮儿河“又折东北曲曲流三百里至札赖特旗南汇为纳蓝撒蓝池,犹言日月池也,东流入嫩江”。《清一统志·扎赉特》: 日月池“在旗南一百里。蒙古名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高城县置,属棣州。治所在今河北黄骅市西南三十里旧城乡。《寰宇记》 卷65盐山县: “以县东南八十里盐山为名。” 大业初属渤海郡。唐属沧州。明洪武九年 (1376) 移治香鱼
即今新疆拜城县。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卷117 《西域土地人物略》: 土力苦扯城,“其城东至摆城四十里”。
亦作甲板、界凡。后金临时都城。在今辽宁抚顺县东北大伙房水库东南缘浑河与苏子河会流处之东。《清一统志·兴京》: 界藩城 “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铁背山上。天命三年太祖高皇帝取抚顺,自兴京至此,依山筑城,周
又名锦城、锦里。三国蜀汉建,为管理织锦宫署驻地。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郊南河 (锦江) 南岸。唐徐坚 《初学记》 卷27引任豫 《益州记》: “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蜀时故锦官也。其处号锦里,城墉
南宋淳祐三年(1243)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建,以备蒙元军。在今四川金堂县南云顶山。《元史·纽璘传》:戊午(1258),纽璘率军入蜀,“大破宋军于灵泉山,乘胜追擒韩勇, 斩之,蒲择之兵溃。进围云顶山城,
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下流入清水河。《清一统志 ·代州》: 康熙二十二年 (1683),“圣祖仁皇帝西巡还辇,循长城而东,忽有虎伏林莽间,亲挽雕弧射之。……赐名射虎川”。
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东南隅。南宋范成大 《吴郡志》 卷18: 采莲泾 “在城内东南隅,运河之阳也。今可通舟,两岸皆民居,亦有空旷为蔬圃,此种莲旧迹也。上有采莲泾桥”。
在今河南修武县西。《清一统志·怀庆府二》: 聃村“在修武县西二十里。周老聃所居。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此。亦名孔庄”。
古族名。《史记·西南夷列传》: “自桐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 战国至秦、汉,昆明族在今云南洱海一带,处从蜀通身毒道上,但发展比较缓慢。汉武帝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