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城山
在四川万县市东北。《方舆纪要》卷69万县:天城山“在县西五里。四面峭立如堵,惟西北一径可登。又名天生城, 相传汉昭烈尝驻兵于此”。
在四川万县市东北。《方舆纪要》卷69万县:天城山“在县西五里。四面峭立如堵,惟西北一径可登。又名天生城, 相传汉昭烈尝驻兵于此”。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云南昆明市。清康熙七年(1668)废。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南,西江东岸扶赖村。《清一统志·肇庆府》:扶赖营“在封川县(今封川镇)东二十里江北岸,相近有都乐营。明隆庆五年建”。
一作阳武峪堡。在今山西原平市西北二十五里阳武村。《方舆纪要》卷40崞县:扬武峪口堡“堡西又有扬武上下关”。
即正阳门。在今北京市天安门广场南侧。明、清北京内城正南门。区片名。在北京市崇文区西北部、天安门广场南端。泛指前门大街两侧及箭楼四周地区。以前门(正阳门)得名。正阳门是明、清北京内城南垣正门。明永乐十九
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二里。《史记·封禅书》:“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集解》:“应劭曰:山名。在博县。”山上有社首坛。唐高宗、玄宗,宋真宗皆禅于此。唐李白有《大猎赋》:“登封于泰山,篆德于社首。”古山
在今山东长岛县长山岛西北。古名沙门岛。清光绪 《登州府志》 卷3: “凡海舟渡辽者必泊此以避风。上有龙女庙,俗呼庙岛。” 其附近岛屿通称为庙岛群岛。自北而南,延长二百余里。最北为北隍城岛、南隍城岛,最
亦作逻蓬县。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羁縻奉州。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后废。
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青城山。一名延庆宫。《方舆胜览》 卷55永康军: 延庆宫 “自会庆宫西行一二里,有观曰常道,乃古黄帝祠。观乃隋时建,有张天师遗迹及唐明皇御札碑,其南有六时水,六时洒水以代晷漏”。又
今蒙古国西南部之杭爱山。《汉书·匈奴传》: 武帝时,贰师将军伐匈奴,北至郅居水 (今色楞格河),“贰师闻之,斩长史,引兵还至速邪乌燕然山”。注,师古曰: “速邪乌,地名也,燕然山在其中。”
在今河南确山县西竹沟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原地区重要的革命根据地。1932年在此成立鄂豫边区工委、特委。1935年合并为鄂豫边区省委。1938年11月—1939年11月为中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