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谷县

太谷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阳邑县置,属并州。治所即今山西太谷县。《元和志》卷13太谷县:“因县西太谷为名。”大业初属太原郡。唐初属并州,武德三年(620)为太州治,六年(623)改属并州。后属太原府。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中部、太岳山北麓。属晋中市。面积 1052.7 平方千米。人口28.4万。辖3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明星镇。春秋属晋,为晋大夫阳处父食邑。西汉置阳邑县,属太原郡,故治在今县东阳邑村。东汉、魏、晋因之。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废。景明二年(501年)复置,移治今县;一说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年)移治今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阳邑县为太谷县,属并州。唐武德三年(620年)置太州,治太谷县,六年废州太谷县仍属并州,开元十一年(723年)属太原府。北宋、金因之。元属冀宁路。明、清属太原府。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8年属晋中专区。1949年属榆次专区。1958年祁县并入,属晋中专区。1961年恢复原制。1963年属晋中地区。1999年属晋中市。地处晋中盆地中部。乌马河、象峪河、津水河、咸阳河、四卦河、石河等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高粱、谷子、棉花、油料作物为主。盛产西瓜。工业有化工、机械、纺织、制药、建材、冶金等。同蒲、太焦铁路和108、208国道、太邢、榆长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无边寺、光化寺、净信寺、白燕新石器遗址、鼓楼、孔宅等。


猜你喜欢

  • 保儿囤

    在今贵州瓮安县东。《明史·陈璘传》:万历二十八年 (1600) 征播州杨应龙之乱,应龙子朝栋率众二万渡乌江迎战,璘进军龙溪,“把总吴应龙等陷阵,‘贼’ 大溃,退四牌保儿囤”,即此。在今贵州省瓮安县东。

  • 袁岭

    在今江西分宜县西。《方舆纪要》 卷87袁州府分宜县: 袁岭“在县西北十余里。七峰耸起如列戟然。相传汉袁闳常避地于此。其第三峰之麓有洪阳洞,仙人葛洪、娄阳栖真处也。洞门东向,高数十丈,初入平夷明爽,益西

  • 汶阳郡

    东晋义熙初析新城郡置,治所在高安县(北周改远安县,今湖北远安县西北旧县镇)。《南齐书·州郡志》:“桓温平蜀,治江陵。以临沮西界,水陆纡险,行径裁通,南通巴、巫,东南出州治,道带蛮蜑,田土肥美,立为汶阳

  • 临淮郡

    ①西汉置,治所在徐县 (今江苏泗洪县南大徐台子)。辖境相当今江苏盱眙、泗洪、睢宁、宿迁、淮阴、淮安、涟水、洪泽、建湖、阜宁、盐城、兴化、东台、泰州、姜堰、泰兴、海安、六合及安徽天长、明光等市县地。东汉

  • 大万山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南三里。《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大万山长官司“新坑山”条下:“又大万山在司南三里。司以此名。”

  • 汤塘

    即今浙江金华县西五十里汤溪镇。《清一统志·金华府一》:“明成化中,知府李嗣以其地阻山带水,犷戾难治,因割金华、兰溪、龙游、遂昌四县之地置县,治汤塘,因以为名。”明成化七年(1471)至1958年,汤溪

  • 牛首镇

    北宋置,属邓城县。即今湖北襄阳县(张湾镇)西牛首镇。在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区西部、汉水北岸。面积171平方千米。人口8.7万。镇人民政府驻牛首,人口 4490。春秋时为一座古城,因城头如牛,故名。1949

  • 重阳县

    ①西魏置,为南襄阳郡治。治所即今湖北南漳县。北周改名思安县。②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重州。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西。贞观元年 (627) 移县治于废重州城,属迁州。八年 (634) 废。古县名。西

  • 得汉山

    在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永安乡西北。《方舆纪要》 卷68通江县: 得汉城山在 “县东百二十里万山中。崛起崖堑,峭壁千仞,上设城郭,有三门,出泉,冬夏不竭,独西南二径凌险,转折而上,有一夫当关之势。顶平数里,

  • 木叶山

    ①在今内蒙古奈曼旗东北老哈河与西喇木伦河汇合处。本契丹族先祖所居。《辽史·地理志》 “永州”条载契丹先世传说云:“相传有神人乘白马, 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