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子长县

子长县

1942年改安定县置,属陕西省。治所在瓦窑堡(今陕西子长县)。为纪念谢子长烈士而命名。


在陕西省北部、秀延河上游。属延安市。面积 2405 平方千米。人口24.3万。辖8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瓦窑堡镇。蒙古宪宗二年(1252年)在今县西置安定县,治今安定镇。至元元年(1264年)在今县东析置丹头县,四年并丹头入安定县。明、清、民国仍为安定县。1914年属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35年在西部设赤源县,在东部设秀延县;同年3月设立瓦窑堡市。1935—1936年,瓦窑堡市曾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和陕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1936—1937年先后撤销赤源县、瓦窑堡市和秀延县,辖地统属安定县。1942年5月为纪念谢子长烈士,改名子长县,县治迁驻瓦窑堡。1950年属绥德专区,1956年属延安专区。1958年撤销安塞县时,部分辖地划入子长县;1961年复置安塞县,原地划出成今境。1968年属延安地区,1996年属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区。秀延河横贯县境南部,涧峪岔河流经北部。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河谷平原为重要农耕区,农产以糜谷、玉米、高粱为主。有牧羊业。矿产有煤、石油和铁。工业有采煤、采油、农机、电力、造纸、粮油加工、水泥、机砖等。西包公路经此。古迹有宋代钟山石窟等。纪念地有毛泽东旧居和中共瓦窑堡会议旧址。


猜你喜欢

  • 同蒲铁路

    从今山西大同至永济市蒲州镇。全长约854公里。清宣统元年(1909)动工,先修太原至平遥段,1911年后时断时续。至1936年从太原到风陵渡的同蒲路南段建成;从1935年至1939年太原至大同段也建成

  • 东舞阳县

    北魏孝昌中置,属期成郡。治所在今河南舞钢市东。隋开皇初属显州,十八年(598)改为昆水县。古县名。北魏孝昌中置,治今河南省舞阳县西南、泌阳县东北。属期城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昆水县。

  • 角城县

    东晋义熙中置,为淮阳郡治。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古淮水与泗水交会处。《魏书·高闾传》:高祖时, 闾上表云:“欲修渠通漕,路必由于泗口;泝淮而上,须经角城。淮阴大镇,舟船素畜……角城蕞尔,处在淮北,去淮

  • 纯阳观

    在今广东广州市海珠区五凤村东漱珠岗上,为广州著名道观。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开山祖师李明彻,字飞云,号青来,广东番禺人,精通测量、西洋绘画及天文气象。寺观规模宏大,但历经沧桑,今仅存山门、灵官殿

  • 隋唐东都皇城

    一曰太微城。又称南城。在东都西北隅、宫城之南,即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中。《新唐书·地理志》 载: “皇城长千八百一十七步,广千三百七十八步,周四千九百三十步。” 亦即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 所说的 “

  • 观海卫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在今浙江慈溪市东三十二里观城镇。嘉靖《观海卫志》卷1:“城成而海水当其前, 因名观海卫。”清顺治十七年(1660)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汤和置,治今浙江省慈溪市东观

  • 天盐池

    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北。《魏书·太祖纪》:天赐三年(406)九月,拓拔珪“壬午至漠中,观天盐池;度漠,北之吐盐池”。

  • 仓步营

    在今广东台山市东。《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新宁县:仓步营在“县(今台山市)东四十里,东北至新会县之赤水口营三十里。相近者又有水流径营。《志》云,旧防新宁上朗、张也、恩平、交径等山贼”。

  • 硖石岭

    在今安徽怀宁县东北三十六里。《方舆纪要》 卷26安庆府怀宁县: 峡石岭在 “府西四十里。高数里,有深林环涧”。

  • 永宁宣抚司

    元至正中改永宁路置,属四川行中书省。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明洪武四年(1371)降为永宁安抚司,移治今四川叙永县东城。八年(1375)复升为永宁宣抚司,属四川布政使司。辖境相当今四川叙永、古蔺二县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