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丘谷
在今甘肃平凉市东南。《晋书·苻丕载纪》: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安定北部都尉鲜卑没奕于率鄯善王胡员吒,护羌中郎将梁苟奴等, 与(姚)苌左将军姚方成、镇远强京战于孙丘谷,大败之”。即此。
在今甘肃平凉市东南。《晋书·苻丕载纪》: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安定北部都尉鲜卑没奕于率鄯善王胡员吒,护羌中郎将梁苟奴等, 与(姚)苌左将军姚方成、镇远强京战于孙丘谷,大败之”。即此。
1948年置,属广东省。治所在今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东中平镇南丘。1950年并入保亭县。1952年复置,治所在新市 (今县东北红岛乡)。后迁乘坡 (今县东南和平镇)。1959年迁治营根镇 (今琼中
在今山西陵川县东南五十里马武寨乡。《方舆纪要》卷43陵川县:马武山“在县东五十里。后汉初,马武尝屯兵于此”。在山西省陵川县境内。山形磅礴雄伟,四周绝壁。相传东汉马武曾在此安营扎寨。主峰海拔1678米。
即今河北丘县东二十二里香城固乡。《方舆纪要》 卷15曲周县: 香城固堡在 “县东北六十里,接威县界”。1939年1月,日军三万余人分多路对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 “扫荡”。2月初,敌侵占了冀南根据地
在今湖南慈利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77慈利县: 骑龙山 “以形似名。有黑龙泉,下流溉田”。
五代唐置,属剑门县。为董璋置七砦之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大剑山顶。《方舆纪要》卷68剑州:芦塘寨“在大剑山顶,险不可登。《志》云:后唐董璋筑寨,扼剑门,此其一也”。
1933年8月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由贵溪县南部设置,驻冷水坑 (今江西贵溪市南冷水镇)。1934年1月废。(1)旧县名。闽浙赣苏区设。1933年初由江西省贵溪县南部析置,治今贵溪市冷水坑。以位县南得名。1
在今福建尤溪县南。《方舆纪要》卷97尤溪县:“仙灵山在县南九十里。岩石奇胜,得名者凡数处。”
金置,属盐山县。在今河北海兴县东南,近山东无棣县界。民国 《盐山新志》 卷3: 海润镇,“《金史》 盐山四镇之一也。镇废后,其地为村落曰板塘,与海丰 (今无棣县) 接境,旁多营垒遗址,据康熙志此村尚在
南朝梁置,治所在财丘县(今安徽临泉县南)。辖境相当今安徽临泉县地。北齐废。
亦名望诸、孟诸、盟猪、明都。泽薮名。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及虞城县西北。《尚书· 禹贡》:“导菏泽,被孟猪。” 《周礼·职方氏》: “其泽薮曰望诸。”注: “望诸,明都也。在睢阳。” 《尔雅· 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