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头城
即曼头城。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445),“魏高凉王那军至宁头城, 吐谷浑王慕利延拥其部落西渡流沙”。胡注:“严:宁改曼。宁头城当在白兰东北。”
南北朝时置,确地未详,疑在今青海省乌兰、都兰等县一带。《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北魏“高凉王那军至宁头城,吐谷浑王慕利延拥其部落西度流沙”,即此。
即曼头城。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445),“魏高凉王那军至宁头城, 吐谷浑王慕利延拥其部落西渡流沙”。胡注:“严:宁改曼。宁头城当在白兰东北。”
南北朝时置,确地未详,疑在今青海省乌兰、都兰等县一带。《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北魏“高凉王那军至宁头城,吐谷浑王慕利延拥其部落西度流沙”,即此。
①唐武德七年(624)以靖州改置,治所在高安县(今江西高安县),旋又改为筠州。八年(625)废。②唐贞观五年(631)置,治所在米川县(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黄河南岸)。辖境相当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
①秦置,属广阳郡。治所即今河北涿州市。西汉为涿郡治。三国魏为范阳郡治。西晋为范阳国治。隋属涿郡。唐武德七年 (624) 改名范阳县。②1913年改涿州置,属京兆尹。治所即今河北涿州市。1928年直属河
即今山西盂县西北烟镇。《清一统志·平定州》:西烟堡“在盂县西北七十里,路通忻、代二州”。
明置,在今甘肃永登县东南大同乡。《清一统志·凉州府二》: 南大通堡 “在平番县南三十里”。清置驿于此。
明洪武中改十二关防送千户所置,属大理府。治所在一泡江之东今云南大姚县境。嘉靖元年(1522)徙于一泡江西今云南祥云县东北五十七里米甸街。民国废。元至正年间设十二关防送千户所,明洪武中改置长官司,治今云
在今湖南新宁县西。《方舆纪要》卷81新宁县:“阳洞砦在县西。《志》云,武冈有阳洞蛮,与广西全州延洞蛮接,即其地也。”
即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壕庆河 (或译为浩琴河)。《清一统志·鄂尔多斯》: 喀西拉克河“在左翼后旗东五十里。源出色泊呼勒泉,东北流入奈马代泊”。
在今湖北石首市北。《水经·江水注》:“大江右径石首山北。”《舆地纪胜》卷64江陵府:石首山“《元和郡县志》:在石首县北江中有石孤立,为北山之首,因名”。在湖北省石首市绣林镇西北、长江南岸。东北与绣林山
在今贵州黄平县东北。《清一统志·镇远府》:十里关“在黄平州东十里”。
元升龙英洞置,属太平路。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南龙茗镇。明属太平府。1916年与全茗、茗盈二土州合并,改设龙茗县。元改龙英峒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西南龙茗。属太平路。辖境相当今天等县西南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