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宁晋县

宁晋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廮陶县置,属赵郡。治所即今河北宁晋县。北宋属庆源府,金属沃州。元属赵州。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南部。属邢台市。面积 1107 平方千米。人口72.4万。辖8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凤凰镇。春秋为晋杨氏邑。西汉置杨氏县(治今址)、瘿陶县(治今县南),属巨鹿郡。东汉瘿陶县为巨鹿郡治。晋省杨氏县入瘿陶县,属巨鹿国。北魏永安二年(529年)析瘿陶县置瘿遥县(治今址),并置巨鹿郡。北齐废巨鹿郡,瘿陶县省入瘿遥县。隋开皇六年(586年)瘿遥县更名瘿陶县,属赵州。唐天宝元年(742年)取“安宁福来”之意改瘿陶县为宁晋县,属赵州。宋属庆源府。金属沃州。元属赵州。明、清因之。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0年属晋冀鲁豫边区。1949年属邢台专区,1958年属石家庄专区,1960年属石家庄市,1961年复属邢台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邢台市。地处冀南平原区,南部是古宁晋泊洼地。邢台地区的水系及石家庄、邯郸地区部分水系在县南部汇合成滏阳河、滏阳新河向东北流向渤海。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为全国粮食、畜牧生产基地县。工业有化工、机械、织染、食品、服装、酿酒等。308国道纵贯中部,有公路通邻县。


猜你喜欢

  • 袄神楼

    在今山西介休市城北关顺城街。是三结义庙 (旧为元神庙) 前的乐楼,又是街心点缀的过街楼。明万历年间 (1573—1620) 改建,清康熙、乾隆间重修。另有大殿和献亭,均为清建。楼下层为庙门,上层为乐楼

  • 西套蒙古

    清代指包括贺兰山以西、河西走廊以北的阿拉善厄鲁特旗和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地区,因在河套之西,故名。又称套西二旗。游牧地当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乌达市及磴口县。旧称贺兰山以西

  • 小石潭

    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小丘之西。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西南而望,斗折蜿行, 明灭可见。其岸势犬

  • 光水

    亦作洸水。即湟水、洭水。今广东西北之连江,为北江支流。《元丰九域志》卷9:浛光县有光水。《舆地纪胜》卷95英德府:光水“在浛光县。西通湟水,下流至县前,东南流至光口合真水而南。《后汉(书)地理志》:桂

  • 况场

    即今四川泸州市西南况场镇。清嘉庆《泸州志》卷2:况家场“距州三十里”。场口有1918年朱德《除暴安良功德碑》,又有朱德旧居陈列馆。

  • 紫泥墟

    在今广东番禺市西南紫泥村。明置巡司于此。

  • 莲勺卤中

    又作东卤池。在今陕西蒲城县西南荆姚镇卤阳盐厂一带。《汉书· 宣帝纪》: 刘询 “数上下诸陵,周徧三辅,常困于莲勺卤中”。注引如淳曰: “为人所困辱也。莲勺县有盐池,纵广十余里,其乡人名为卤中。” 师古

  • 三爿沙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崇明县“三沙”条记:三爿沙“向为三沙门户。《志》云,三爿沙孤立海中,倭贼从东北大洋而来,必经此沙。南行则苏、松及宁、绍、台、温之界也”。

  • 伴壁店堡

    亦作半壁店。明置,属开平卫。在今河北赤城县北七十里半壁店村。《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开平卫:伴壁店堡,“堡在平川,其东西两面皆山,壁立道旁,因名。……虽在边内,而当南北往来之冲,实独石噤喉处也”。

  • 郁郅

    战国秦邑,即今甘肃庆阳县。《汉书·西羌传》: 秦惠王时,“伐义渠,取郁郅”。即此。西汉置为郁郅县。古邑名。战国秦邑。在今甘肃省庆阳市。《后汉书·西羌传》:“秦伐义渠,取郁郅”,即此。西汉置为郁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