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宝盖镇

宝盖镇

北宋置,属昌元县。即今四川荣昌县。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卷17荣昌县: “今荣昌,乃古宝盖镇。”


(1)在福建省石狮市中部。面积24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塘边,人口 2300。1993年置镇,以境内宝盖山取名。产甘薯、稻、蔬菜。有服装、鞋、食品、电子、化工、小五金、纺织、塑料等厂。有公路接围禾公路。名胜有宝盖山风景区。(2)在湖南省衡南县东部。面积176.5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宝盖楼,人口 1400。宋末,江西泰和县廖汉依,曾任衡州府台,为处理与耒阳的民事纠纷,前往新事街巡访,路经此地,深感此地景色怡人,便让其后代筑宅定居,后值兵革之乱,廖氏为了保家,在金盆塘兴建了一栋七层楼房,名叫保家楼,后为宝盖楼。1949年10月解放后,乡政府设在宝盖楼,故名宝盖乡。1952年为衡南县六区;1956年撤区并乡,与散市、福全、太益、黄田、车陂、双江乡合并,仍称宝盖乡。1961年调整行政区划,析出原宝盖乡域立一社,后称宝盖公社。1984年改乡,1999年置镇。产稻、茶叶、油茶、油菜籽、葵扇,无核西瓜和蜜橘享有盛名。按宝公路支线贯穿全境。


猜你喜欢

  • 百丈漈

    在今福建沙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沙县:百丈漈在“县东北三十里。悬流百丈,有玉溪水出漈北玉山,下流经此,南入大溪”。

  • 黄沙隘

    即大黄沙隘。在今江西瑞金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瑞金县: 黄沙隘 “在县东南。路通汀州,平坦可以据守”。

  • 西土默特旗

    ①即土默特右旗。旗府驻地黑城子(今辽宁北票市东北黑城子)。②即土默特右翼旗。治所在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 白壁寨

    北宋置,属隰州温泉县。在今山西隰县北。

  • 洙湖里寨

    即潴湖集。今河南上蔡县东南洙湖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四年 (1865) 七月,赖汶光军 “乘势攻破上蔡之洙湖里寨、塔桥寨、洪桥寨”。

  • 临淇镇

    在今河南林州市东南临淇镇。东魏曾置临淇县。民国初设县佐驻此。在河南省林州市南部、淇河北岸。面积185平方千米。人口8.8万。镇人民政府驻临淇,人口8390。东魏为临淇县治,因濒临淇水得名。后废县,仍名

  • 彭道将池

    亦名南池。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南十五里七里镇。《汉书· 地理志》 阆中县: “彭道将池在县南。” 《寰宇记》 卷 86 阆中县: 彭道将池,“ 《郡国志》 云: 彭道鱼池在州西南。《四夷述记》云: 州东南

  • 五城水

    ①源出今安徽休宁县南九十里松山,北经五城镇西, 至龙湾溪口入率水,今称颜公溪。《寰宇记》卷104休宁县:五城水“源出县城南,北流。水旁有五城村,古之大镇,有五城斜偶相对”。②即今四川涪江支流凯江。《水

  • 喇课营

    在今青海湟中县西北。《清一统志·西宁府二》: 喇课营 “在西宁县西北八十里。城周一百八十余丈。本朝雍正十一年筑,设千总”。

  • 紫云 (雲) 县

    1914年改归化县置,属贵州贵西道。治所即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因县境西有紫云源胜境为名。1923年直属贵州省。1966年改设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