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寿宁县

寿宁县

明景泰六年(1455)析政和、福安二县部分地置,属建宁府。治所在杨梅村(今福建寿宁县治鳌阳镇)。冯梦龙《寿宁待志》:相传“浙之景宁、泰顺、庆元与闽之福宁(当为寿宁)四县并设于景泰七年,为‘景泰庆寿’四字”。清雍正十二年(1734)改属福宁府。1913年属福建东路道。1914年属闽海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


在福建省东北部、洞宫山南麓,邻接浙江省。属宁德市。面积 1425 平方千米。人口25.4万。辖4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鳌阳镇。明景泰六年(1455年)析福安县西北地和政和县东北地置寿宁县,时当郑怀茂为首矿民起义遭镇压,故取寓意“福寿安宁”而名。属建宁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属福宁府。1913年属东路道(1914年改称闽海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49年属第三专区(1950年改称福安专区,1971年改称宁德地区)。1999年属宁德市。地处闽东山地北部、洞宫山南段,斜滩溪、蟾溪、犀溪斜贯县境注入交溪。属中亚热带湿润地区。林产除木材外,有油茶、油桐等。农产以稻、甘薯、茶叶为主。特产中华猕猴桃、板栗。工业有食品、造纸、森工、机械等。枫湖公路经此。纪念地有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驻地郑家坑、中共闽东特委福寿办事处成立地甲坑及寿宁县革命委员会驻地赤陵洋。古迹有三峰寺、银坑洞遗址。


猜你喜欢

  • 筹坑山

    在今福建政和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97建宁府政和县: 筹坑山在 “县东北二十里。山高广,峰岩泉石种种奇胜。共最高者曰天柱峰”。

  • 吴川营

    清嘉庆十三年(1808)置,属高廉罗镇。治所在吴川县(今广东吴川市西南吴阳镇)。十五年(1810)改隶阳江镇,设都司驻防。

  • 易家湾市

    即今湖南湘潭市东北易家湾。清乾隆《湘潭县志》 卷5: 易家湾市 “一名西港湾。京广要路。市多鱼”。

  • 黄龙山设治局

    1941年置,属陕西省。治所在石堡 (今陕西黄龙县)。1947年改为黄龙县。

  • 黄沙县

    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南丰州。治所在今湖北郧西县东。八年 (625) 废。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湖北省郧西东,属南丰州。武德八年废。

  • 马圈戍

    即马圈城。在今河南省镇平县南。《魏书·高祖纪》:太和二十三年(499),南齐将陈显达“攻陷马圈戍”。即此。

  • 斗野亭

    北宋建,在今江苏江都市西北邵伯镇。《清一统志·扬州府二》:斗野亭,“扬州于天文属斗分野,故名”。宋苏东坡、秦观、孙觉、黄庭坚、米芾等皆有诗。在今江苏省江都市邵伯埭。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建,扬州于

  • 灵芝池

    ①三国魏曹丕时凿。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西灵芝园中。《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黄初三年(222),“是岁,穿灵芝池”。四年“夏五月,有鹈鹕鸟集灵芝池”。《邺中记》云:“灵芝池在城西三里。”后堙废。②

  • 清乡县

    西魏改郑县置,属顺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隋开皇初改为顺阳县。古县名。西魏改郑县置,治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属顺阳郡。隋开皇初废。

  • 桓道县

    ①北魏改䝠道县置, 为南安郡治。 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三台乡。后改名内陶县。②南齐置,属南安郡。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境。后废。古县名。北魏时改豲道县置,治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属南安郡。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