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星塘山
在今广东中山市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香山县:北台山,“《志》云,相近者有寿星塘山,塘广数亩,在山之北。野史,宋端宗崩于舟中,葬寿星塘。今塘侧有陵迹五处,盖遗臣马南宝所筑疑冢也。其地亦名坟头冈”。
在今广东中山市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香山县:北台山,“《志》云,相近者有寿星塘山,塘广数亩,在山之北。野史,宋端宗崩于舟中,葬寿星塘。今塘侧有陵迹五处,盖遗臣马南宝所筑疑冢也。其地亦名坟头冈”。
亦名归化城土默特右翼都统旗。后金崇德元年(1635)分归化城土默特部置,设都统,后属绥远将军。治所在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1949年并入土默特左翼旗,改为土默特旗。古旧旗名。清顺治五年(1
清为埔里社堡,即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北埔里镇。光绪十年 (1884) 中法战争爆发后,福建巡抚刘铭传始设埔里社厅。1920年设埔里街。1945年设埔里镇。
在今浙江浦江县北。《方舆纪要》 卷93浦江县: 箓竹岭 “在县北五十里。自趾至顶凡十八盘,亦名淡竹岭”。
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南张寨乡司坡村。《寰宇记》卷2:“隋开皇十六年于妇姑城置匡城县。”北宋改置长垣县于此。明初徙废。
即今陕西淳化县治。《宋史·地理志》 淳化县: “淳化四年,升耀州云阳梨园镇为县。” 宋敏求《长安志》 卷20引 《云阳宫记》: “车箱坂下有梨园,汉武筑之,大一顷。树数百株,青翠繁密,望之如车盖。”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八里旧县。《方舆纪要》卷11昌平州:五代唐昌平县“徙于白浮图城”,即此。明景泰初徙昌平县于今治。
亦作牂牁或牱牱。先秦西南夷国名。在今贵州省东境。《管子·小匡篇》: “桓公曰: 乘车之会三,兵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南至吴、越、 巴、 牂柯、 、 大庾、 雕
即临泃城。石赵置,在今河北三河市东南。以临泃水而名。《资治通鉴》: 东晋永和六年(350),燕慕容霸伐赵,“收安乐、北平兵粮,与 (燕王) 俊会临渠”。即此。十六国后赵筑,在今河北省三河市南。因临泃水
唐垂拱四年 (688) 以金山县改置,属扬州。治所即今江苏金坛市。《寰宇记》 卷89润州金坛县: “取邑界句曲之山,金坛之陵以为号。”宋属镇江府。元属镇江路。明属镇江府。民国初属江苏金陵道。1927年
即喝盘陀国。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东北。《新唐书·西域传》: “喝盘陀,或曰汉陀,曰渴馆檀,亦谓渴罗陀,由疏勒西南入剑末谷、不忍领六百里,其国也。” 唐置葱岭守捉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