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谷
即谷。春秋时齐管仲食邑。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东阿镇。《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前661),“春,城小谷,为管仲也”。杜注:“小谷,齐邑。济北谷城县城中有管仲井。”
即谷。春秋时齐管仲食邑。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东阿镇。《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前661),“春,城小谷,为管仲也”。杜注:“小谷,齐邑。济北谷城县城中有管仲井。”
又名和水、和川水。即今四川天全县南之天全河,为荥经河支流。《明史·地理志》 天全六番招讨司: “南有和水,亦名始阳河,亦名多功河,流入雅州青衣江。”
蒙古中统四年(1263)升安次县置,属大都路。治所在今河北廊坊市西旧州。明洪武元年(1368)降为东安县。蒙古中统四年(1263年)升安次县置,治今河北省廊坊市西旧州。属大都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
在今浙江余姚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92余姚县: 眉山在 “县北三十五里。海中望之,如修眉然。其北五里有巡司”。
清乾隆十八年(1753)设,属蒙古科布多。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
在今贵州都匀市东。《明史·贵州土司传》:弘治二年(1489),“苗‘贼’七千人攻围杨安堡,都指挥刘英统兵觇之,为所困。命镇巡官往援,乃得出”。即此。
北宋置,在今江苏大丰县西南丁溪村。产海盐。《寰宇记》卷124盐城监盐场九所有丁溪场。清时设盐课大使。民国设场知事。即今江苏省大丰市南古丁溪。北宋以后设盐场于此。
在今山西沁县南十里段柳村。《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周德威等退屯乱柳”。《宋史·地理志》 威胜军:“太平兴国三年于潞州铜鞮县乱柳石围中建为军。”在今山西省沁县。《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
1913年改虎林厅置,属吉林省依兰道。治所在呢玛河口 (今黑龙江省虎林县东北虎头镇)。以七虎林河而得名。据穆晔骏 《满语地名翻译中的几个问题》 附: 满语地名表 (载 《地名知识》 1983年第3期)
在今江苏苏州市凤凰街定慧寺巷。始建于唐咸通二年 (861)。初名般若院,五代吴越时改称罗汉院。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982) 增建砖塔一对,东曰舍利塔,西曰功德舍利塔,高约33米,七级八面,仿木构楼阁式
在今安徽青阳县南七十里南阳乡,东南接石台县界。《方舆纪要》 卷27青阳县 “青山” 条下:“又鱼龙山,在县南七十里。其深谷中有小鱼龙洞,又有大鱼龙洞。水分七流,互相交贯,中多奇胜。”大鱼龙洞称鱼龙前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