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皂山
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西北都阳乡北。《清一统志·思恩府》:岜皂山“在都阳土司北三里,为司治后屏”。
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西北都阳乡北。《清一统志·思恩府》:岜皂山“在都阳土司北三里,为司治后屏”。
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一百里。《方舆纪要》卷108桂平县: 勒马寨,“成化二年,韩雍平大藤峡,议移周冲巡检司于勒马滩,即此”。
即百井。今山西阳曲县东北柏井。《旧唐书·李自良传》: 大历十三年 (778) 回纥入寇太原,鲍防令焦伯瑜等迎战,“遇虏于百井,伯瑜等大败而还”。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27: 北宋雍熙三年(986
梵文意为吉祥胜利。宋、元载籍称为三佛齐。为7世纪至13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古国。都城即今巨港。最盛时势力达西爪哇、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南部,为印度文化7世纪时之主要根据地,亦是中国、印度、阿拉伯国家
即金县。在今四川盐源县西北。《元史·地理志》 金县:“县在府北,夷名利窦揭勒。所居蛮因茹库,乃汉越嶲郡北境, 与土蕃接。”
①在今江西黎川县西。《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飞猿水”条下:龙安水“在县西三十里。源出会仙岩,西北流,合诸山溪水,经龙安镇,又折而北,至县北三十里之港口达于黎水。《志》以黎川为中川,飞猿为东川,
①在今云南永平县西南二十五里花桥。《清一统志·永昌府》:玉龙关“下有花桥河。控扼险隘之处也。即古花桥关”。②又名下关、龙尾关。在今云南大理市。《清史稿·白文选传》:顺治十六年(1659),清兵下云南,
唐方镇名。元和十四年 (819) 置,治所在郓州 (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次年号为天平军。唐方镇名。元和十四年(819年)置,治郓州(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次年改天平军。
民国属金平县,在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东北马鹿塘一带。
即今辽宁昌图县西南二十五里亮中桥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昌图府图: 西南有亮中桥。
在今新疆和田县南喀拉喀什河北岸大红柳滩附近。清宣统《新疆图志》卷9:阿不多阑干“干柴草更蕃茂,地多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