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港镇
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南三十八里川港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川港镇在城(今南通市)东南四十五里。”
在江苏省通州市南部,新江海河、通吕运河两岸。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5.8万。清末为江边滩地,有小河川可通船只,名川港。镇因河名。1949年为镇,属川港区。1958年改东方红公社,1959年改名川港公社。1983年改置川港镇。2000年南兴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棉花等。有医疗器械、毛纺织品、针织品、冰箱电机等厂。通启寅公路经此。
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南三十八里川港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川港镇在城(今南通市)东南四十五里。”
在江苏省通州市南部,新江海河、通吕运河两岸。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5.8万。清末为江边滩地,有小河川可通船只,名川港。镇因河名。1949年为镇,属川港区。1958年改东方红公社,1959年改名川港公社。1983年改置川港镇。2000年南兴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棉花等。有医疗器械、毛纺织品、针织品、冰箱电机等厂。通启寅公路经此。
①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即今山东新泰市。因河东有平阳,故此加东。东汉省。②北魏改阳平郡置,治所在平陆城(今山东汶上县北)。北齐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新泰市。因河东郡有平阳县,故此称东平阳县。属
即今湖北黄陂县西北二十二里罗汉寺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 黄陂县西北有罗汉寺市。
唐建,即今湖南岳阳市城西门楼。正对洞庭湖,遥望君山,风景颇胜。宋范致明 《岳阳风土记》: “岳阳楼,城西门楼也。下瞰洞庭,景物宽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除守此州,每与才士登楼赋诗,自尔名著。” 杜甫
又作郾国。即燕国。西周初封国,姬姓。都蓟(今北京市城区西南)。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222年为秦所灭。即“北燕国”。
即柳吾。今西藏堆龙德庆县南柳梧。清乾隆《卫藏通志》 卷12作 “哩乌”。
即今江西靖安县北华坊。清同治《南昌府志》卷6靖安市镇:华坊街“在县北三十里”。
隋开皇元年(581)改中部县置,为内部郡治。治所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南十里。开皇三年(583)属敷州。大业初属敷政郡。三年(607)移治今黄陵县南四里,属上郡。唐武德二年(619)复改中部县。古县名。隋开
一曰汴山。即今山东沂水县西北五十里卞山。《水经·沭水》:“沭水出琅邪东莞县西北山。”郦道元注:“大弁山与小泰山连麓而异名也。”元于钦《齐乘》卷1“大岘山”条载:“沂山东南曰大弁山。‘大弁’,今人讹作“
在今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建于元至治二年(1322),祀东岳泰山神。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的第一座大型道观。元末毁于兵火。明正统十四年(1449)重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又遭火焚,四十一年再重建。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安养县置,属襄阳郡。治所即今湖北襄樊市 (樊城)。贞元二十一年(805) 改置邓城县。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安养县置,治今湖北省襄樊市北。属襄阳郡。贞元二十一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