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城县
①南朝宋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陕西紫阳县南六十里。西魏废帝元年(552)并入宁都县。
②西魏置,属番和郡。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境。隋开皇中省入番和县。
③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广城县置,属瀛州。治所在今河北献县西南一里。仁寿元年(601),改名乐寿县。
古县名。(1)南朝宋置,治今陕西省紫阳县东南。属魏兴郡。齐因之。西魏废。(2)北周置,治今甘肃省永昌县境。属番和郡。隋开皇中废入番和县。(3)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乐城县置,治今河北省献县。属瀛州。仁寿元年(601年)改乐寿县。
①南朝宋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陕西紫阳县南六十里。西魏废帝元年(552)并入宁都县。
②西魏置,属番和郡。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境。隋开皇中省入番和县。
③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广城县置,属瀛州。治所在今河北献县西南一里。仁寿元年(601),改名乐寿县。
古县名。(1)南朝宋置,治今陕西省紫阳县东南。属魏兴郡。齐因之。西魏废。(2)北周置,治今甘肃省永昌县境。属番和郡。隋开皇中废入番和县。(3)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乐城县置,治今河北省献县。属瀛州。仁寿元年(601年)改乐寿县。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置,在今新疆阿克陶县南。
①在今江西临川市东北五里。是当地百姓为纪念“卧冰求鲤”的王祥而建。桥下池畔原有“晋王祥卧冰地”石碑一块,今不存。桥西原有孝义寺,内有王祥塑像。今寺已毁,桥仍完好。②在今河南巩义市西东洛河上。《新唐书·
唐太宗末建。在今四川丹棱县城西。宋重修,苏辙有《白鹤寺记》。明永乐初改名白塔寺。在今四川省丹棱县。唐太宗末建。北宋重修,苏轼有《白鹤寺记》。明永乐初改名白塔寺。
亦作榆幕谷。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资治通鉴》: 唐显庆元年 (656),“葱山道行军总管程知节击西突厥,与歌逻、处月二部战于榆慕谷,大破之,斩首千余级”。
①西晋太康元年(280)改永平县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江苏溧阳市南十五里古县村。隋大业初属宣城郡。唐初废。《资治通鉴》载:南朝宋泰始初,晋安王子勋举兵寻阳(寻阳郡治在今江西九江市),会稽、义兴、吴郡、
明洪武六年 (1373) 分保宁县置,属威州。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七十里薛城镇。清雍正五年(1727) 废威州入保县,移县治故威州城 (今四川汶川县),属茂州。嘉庆六年 (1801) 废。古县名。明洪
①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南郊约三里。《寰宇记》卷105贵池县:齐山“在县东南六里。有齐山祠,复有九顶山洞”。《舆地纪胜》卷22池州:齐山“在贵池县南五里。按王皙《齐山记》,有十余峰其高等,故曰齐山。或云以齐
在今贵州石阡县南。《清一统志 ·石阡府》: 松坎关 “在府城南”。
亦名集宁海子、奇尔泊 希尔泊。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之黄旗海。《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大同县: 威宁海子 “在府北塞下,属部驻牧处也。天顺中,石彪镇大同,请置城于威宁海,不果。成化十六年,王越袭
在今河南开封市北十五里。《旧唐书·僖宗纪》:光启三年(887)五月,“郓、兖、汴三镇之师大破蔡贼于边孝村”。即此。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唐光启三年(887年),朱全忠以四镇兵,于此攻秦宗权,大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