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泉
在今云南通海县东。《方舆纪要》 卷115通海县: “新生泉在县东十里。可溉田百亩。”
在今云南通海县东。《方舆纪要》 卷115通海县: “新生泉在县东十里。可溉田百亩。”
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北四十里。清置巡司于此。后废。(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东部。面积129平方千米。人口3万,50%为壮族。镇人民政府驻东乡街,人口 1200。因处县境东部,故名。1950年为东乡乡,
即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城子乡。为唐焉耆都督府故址。
唐贞观十四年 (640) 改高山县置,属播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东南。《寰宇记》 卷121播州芙蓉县: 废舍月县 “以界内舍月山为名”。显庆五年 (660) 废。
北宋置,属万寿县。即今安徽界首市。清光绪重修 《安徽通志》 卷42颍州府太和县: 界沟镇“亦名界首集”。在河南省虞城县南部。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界沟,人口2300。古时村南有沟
即今安徽太湖县境之皖河。《明史·地理志》太湖县:“城西有马路河,即后部河之下流也,东合于灊水。”《清一统志·安庆府一》:马路河“在太湖县西一里。上流自后部河汇南阳、青石、罗溪、棠梨诸水绕县南,又东至县
即边坝。在今西藏边坝县东南。清王世睿《进藏纪程》作“冰坝”。
唐南诏劝丰祐时置,为南诏别都。又称上都。治所在善阐城 (即今云南昆明市)。辖境约当今云南昆明市区附近地区。宋大理时亦为陪都,为八府之一。辖境约当今昆明市及易门、禄丰、嵩明各县地。蒙古宪宗五年 (125
明洪武七年(1374)置,属朶甘都司。治所在今四川甘孜县北。后废。
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北四十五里。《方舆纪要》卷96兴化府莆田县: 荻芦溪 “源出仙游县游洋溪,流入境合诸溪涧之水,分二流,一自汉沧溪合延寿溪,一自龙港会迎仙港入海,曰南荻芦溪; 又有北荻芦溪,在府西北百里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以避太宗赵匡义讳改信义县置,为窦州治。治所在今广东信宜县西南镇隆镇。熙宁四年 (1071) 属高州。元属高州路。明属高州府。民国初属广东高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