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昆明湖

昆明湖

在今北京市西北颐和园内。为西山诸泉汇注之湖。金时称金海。元称瓮山泊。郭守敬辟通惠河水源,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水及瓮山沿途诸泉汇注于湖中,湖面增大,流入都城。明代湖内多菱荷,河岸又有亭台之胜,为京城一游览胜地,称为西湖。清乾隆十五年 (1750) 重浚,第二年加筑东堤,拦蓄玉泉山东流之水,湖面扩大。又分支绕至万寿山后,称为后湖,形成环包万寿山的局面。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战的故事,改名昆明湖。清 《日下旧闻考》 卷84载 《御制万寿山昆明湖记》: “湖既成,因赐名万寿山昆明湖,景仰放勋之迹,兼寓习武之意。” 清末慈禧太后又大加疏浚。湖边有石舫、铜牛,湖中有长堤、十七孔桥等胜景。


(1)在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内,北倚万寿山。金时引金山(即万寿山)下的水汇成金水池,亦称金海。元郭守敬引玉泉山及昌平泉水汇入,因万寿山曾有瓮山之名,又称瓮山泊。俗称西湖。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弘历为庆祝其母六十寿辰,改瓮山为万寿山,并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故事,改瓮山泊为昆明湖。清末慈禧为给自己庆寿,又大加修浚,遂成今日规模。面积220余万平方米,约占颐和园四分之三。湖滨有石舫,湖中有长堤和十七孔桥等胜景。湖光山色,风景绮丽,为首都著名的游览胜地。1965年引入密水云库之水。(2)即“滇池”。


猜你喜欢

  • 虎门炮 (礮) 台 (臺)

    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虎门,地处珠江出海咽喉。清康熙五十六年 (1717)建有炮台。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爱国官员林则徐、关天培在虎门两岸及海上岛屿修筑炮台,横江布下铁链,使之成为 “金锁铜关”。第一重门户为

  • 一鲲身

    在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安平镇。1632年荷兰殖民者于此建热兰遮堡,俗称红毛城。在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南。原处海中,自东南而西北,绵亘七屿,如鲲鱼鼓浪,称七鲲身。一鲲身位于北端,当大员港入口处,广约3平方千米。

  • 赤松山

    ①在今浙江金华县东北。《清一统志·金华府一》:赤松山“在金华县北十五里。有赤松宫,祠黄初平。明太祖初下婺城,驻跸于此”。②在今湖南张家界市南。《方舆纪要》卷77慈利县“天门山”条下:赤松山“与天门山对

  • 下县坝

    即今四川潼南县西北五里大佛乡(大佛场)下县坝。民国《潼南县志》卷2:“遂宁废县在今县西五里下县坝。此地于晋设郡,于唐改县,于元至元三十一年(按二十九年)废县设巡检司。明又废司置下县铺。清初因之,旋罢。

  • 落来镇

    北宋置,属江阳县。即今四川富顺县东南一百里怀德镇。明 《泸州志》 引 《江阳谱》: 怀德镇旧名落来镇,“因夷人落来归明于本镇住,遂呼镇市为落来”。

  • 萧家溪场

    即今四川广安县东北萧溪镇。清宣统《广安州新志》 卷9: 萧家溪场 “旧名龙凤,州东北百二十里。地面渠江,北界渠县。近市十里隋唐之冲相寺在焉”。

  • 许家庄堡

    在今山西大同县东二十七里许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许家庄堡在“府东南九十里。嘉靖三十九年改民堡置戍守,万历三十九年增修。周三里有奇,堡当宣镇两镇之径道,虽近腹里,而地势平旷,嘉靖中尝为寇冲”。

  • 民勤县

    1928年改镇番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民勤县。在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段,东、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属武威市。面积1.6万平方千米。人口28.8万。辖5镇、18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明洪武中置临

  • 勐 (猛) 昂

    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勐海县南八十四里勐昂,为布朗山布朗族乡驻地。傣语“勐” 为平坝,“昂” 为漂亮,意即漂亮的平坝。

  • 羌口镇

    清置,属安乡县。在今湖南安乡县西二十二里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