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昌国县

昌国县

①西汉置,属齐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南五里昌城村。东汉属齐国。南朝宋废。

②南朝宋改临朐县置,属齐郡。治所即今山东临朐县。隋开皇六年 (586) 改名逢山县,大业初复名临朐县。

③南齐置,为宋平郡治。治所即今越南河内市。隋开皇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道州。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福安一带。贞观十年 (636)废。

④东魏武定元年 (543) 置,属齐郡。治所在雁门川 (今山西繁峙县西)。北齐废。

⑤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道州。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福安东南。贞观十年 (636) 废入平道县。

⑥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分鄞县置,属明州。治所即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城关镇。南宋属庆元府。《宋史·高宗纪一》: 建炎三年 (1129) 金兀术犯临安府,高宗乘楼船逃至海上,“次昌国县”。元属庆元路,至元十五年 (1278) 改为昌国州。明洪武二年 (1369) 复改昌国县,属明州府。二十年 (1387)废。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南。属齐郡。南朝宋废。(2)南朝宋改临朐县置,治今山东省临朐县。属齐郡。隋废。(3)南朝齐置,治今越南河内市。属交州。隋初废。(4)东魏武定元年(543年)置,治雁门川(今山西繁峙县西)。属武州。北齐废。(5)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析鄞县置,治今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属明州。南宋属庆元府。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为州。十七年复置县隶州。二十七年废县存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仍降为县。二十年废。


猜你喜欢

  • 葫芦寨

    即今湖南保靖县东南四十四里葫芦镇。清严如熤 《苗疆险要考》 谓葫芦寨 “乱山合沓,小坪平衍,为由保至乾州必由之路”。清乾隆征苗时设立台站于此。

  • 玉亭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恒州。治所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二十里东玉亭。大业初废。②唐武德四年(621)析余干县置,属饶州。治所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南。七年(624)省入长城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

  • 红心集

    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南红心镇。明设红心驿于此。

  • 布克图尔玛河

    即今哈萨克斯坦东北隅布赫塔尔玛河。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额尔齐斯河“又北莫依璘河注之,又东北流布克图尔玛河注之,又东北流达俄罗斯国界”。

  • 青弋江镇

    即今安徽南陵县东青弋江西岸弋江镇。清光绪 《南陵小志》 卷1: 青弋江镇在 “县东三十里。东达郡治”。

  • 鲇鱼口镇

    一名鲇鱼套。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西南。明、清置巡司于此。

  • 云南前卫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云南昆明市。清康熙七年(1668)废。

  • 广乡

    在今陕西华县西。《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冯翊人郭质起兵于广乡以应秦”,移檄讨姚苌。胡三省注:“魏收《地形志》:郑县有广乡原。”在今陕西省华县西。《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年

  • 坶邑

    一作牧邑、姆野。在今河南淇县西南、卫辉市 (旧汲县) 东北。

  • 山口镇

    ①在今安徽淮南市西。《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二年(955),“先锋指挥使白延遇败唐兵千余人于山口镇”。②即古皖口镇。今安徽怀宁县东六十里山口乡。《元史·余阙传》:“沔阳陈友谅自上游直捣小孤山,伯颜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