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昌邑县

昌邑县

①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南六十里昌邑乡。《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西汉景帝三年 (前154) 吴楚七国反,吴攻梁,周亚夫 “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 (吴兵) 乃引而去,大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西汉先后为山阳国、昌邑国、山阳郡治。东汉又为兖州治。西晋为高平国治。南朝宋省入金乡县。隋开皇十六年 (596) 复置,属曹州。大业初又废。

②北宋建隆三年 (962) 置,属潍州。治所即今山东昌邑市。明属平度州,隶莱州府。清属莱州府。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1925年改属莱胶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94年改设昌邑市。


(1)古县名。秦置,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东南。《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西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周亚夫“引兵东北守昌邑,深壁而守”,即此。西汉为山阳国、昌邑国、山阳郡治,东汉又为兖州治。西晋为高平国治。南朝宋省。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属曹州。大业初又省入金乡县。(2)古旧县名。北宋建隆三年(962年)改都昌县置,治今山东省昌邑市。属潍州。金、元因之。明、清属莱州府。抗日及解放战争期间曾分设昌南县。1956年撤销,并入昌邑县。1994年撤销昌邑县,改设昌邑市。


猜你喜欢

  • 辰时村

    即今河北深州市东北三十里辰时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5深州图:东北有辰时村。

  • 不剌哇国

    一般认为在今非洲东岸索马里之布腊瓦一带。《明史·外国传七》:“不剌哇,与木骨都束接壤。自锡兰山别罗里南行,二十一昼夜可至。永乐十四年至二十一年,凡四入贡,并与木骨都束偕。郑和亦两使其国。宣德五年,和复

  • 龙川县

    ①秦置,属南海郡。治所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南二十里佗城镇。《汉书·地理志》 南海郡龙州县,颜师古注:“裴氏《广州记》云,本博罗县之东乡也,有龙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为号。”隋开皇十一年(591)废。唐初

  • 界湖集

    即今山东沂南县治界湖镇。清道光 《沂水县志》 卷2: 界湖集 “距 (沂水县) 城七十里”。1940年后为沂南县治。

  • 承天卫

    明嘉靖年间改显陵卫置,属兴都留守司。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77安陆府:承天卫 “在府治西北。洪武初置安陆卫,嘉靖三年改为显陵卫以护陵寝。十六年……改显陵卫为承天卫”。

  • 阳明县

    1928年由零陵、宁远、祁阳、桂阳、新田、常宁6县析置,治石鼓源(在今湖南祁阳县东南石鼓源)。以境内有阳明山而得名。1929年迁白果(今祁阳县南白果市)。1931年改设阳明特区,驻石鼓源。同年废。旧县

  • 偏岭口

    在今山西山阴县北五十里偏岭村。《方舆纪要》 卷44怀仁县: 偏岭口在 “县西南五十里。其北又有大峪、小峪、芦子、阿毛四口,并为戍守要地”。

  • 西洋墟

    ①即今福建永安市东南西洋镇。《清一统志·延平府》:西洋墟“在永安县南六十里”。②即今广东梅县东梅江东岸西阳镇。清光绪《嘉应州志》卷4:西洋堡在“城东三十里。有西洋市、青草铺汛”。

  • 贵德州

    ①辽太宗时置,治所在贵德县 (今辽宁抚顺市区浑河北岸高尔山前)。辖境相当今辽宁抚顺市及抚顺县一带。元废。②元至元中置,属吐蕃等处宣尉司。治所即今青海贵德县。后废。(1)辽圣宗置,治贵德县(今辽宁抚顺市

  • 加六堂社

    又作加禄堂。在今台湾省屏东县南枋山乡西北加禄村。清康熙间高拱乾《台湾府志》卷2:加六堂社“离府治四百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