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天镇
即今安徽舒成县西南一百里晓天镇。清置巡司于此。
在安徽省舒城县西南部、晓天河东岸。面积163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晓天,人口 2370。 相传朱元璋宿此,翌晨醒时天刚拂晓,遂以“晓天”为名。1949年设晓天乡,1958年改公社,1965年置镇。1992年黄河乡和大河乡部分村并入。为西南山区农林土特产集散地。产木材、茶叶、板栗、油桐、生漆及天麻、茯苓等药材。有造漆、针织、榨油、制刷等厂。舒岳公路经此,还有支线通往霍山县等地,为皖西山地的出口之一。
即今安徽舒成县西南一百里晓天镇。清置巡司于此。
在安徽省舒城县西南部、晓天河东岸。面积163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晓天,人口 2370。 相传朱元璋宿此,翌晨醒时天刚拂晓,遂以“晓天”为名。1949年设晓天乡,1958年改公社,1965年置镇。1992年黄河乡和大河乡部分村并入。为西南山区农林土特产集散地。产木材、茶叶、板栗、油桐、生漆及天麻、茯苓等药材。有造漆、针织、榨油、制刷等厂。舒岳公路经此,还有支线通往霍山县等地,为皖西山地的出口之一。
即灵关。在今四川宝兴县南灵关镇。《旧唐书·地理志》 卢山县:“卢山在县西北六十里章卢山下。有山硖,口开三丈,长二百步,俗呼为卢关。关外即生僚也。”
①十六国北凉置,治所在今甘肃民乐县境。《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95: 沮渠蒙逊永安十年(410),“以从弟成都为金山太守”。北魏废。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绵州置,治所在巴西县(今四川绵阳市东涪江东
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南。《水经·潍水注》:扶淇水“出西南常山,东北流注潍”。河源即常山之雩泉。《清一统志·青州府一》:“按扶淇,亦作邞淇。宋苏轼诗:‘随师东渡游潍邞。’王十朋注:‘潍、邞,密州二水名。’又
在今广东番禺市西市桥水上游古坝村。清同治《番禺县志》卷18:墟市有“古坝墟”。
一名太白楼、青莲祠。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镇采石矶。为纪念唐诗人李白而建。《清一统志·太平府一》: 谪仙楼 “在当涂县西北采石,濒江,以太白旧游建”。始建于唐元和间,历遭兵火,今楼为清光绪年间建。
①在今河北兴隆县西。《方舆纪要》卷11密云县:李家庄“在墙子岭东三十余里。嘉靖二十二年,总兵郤永出塞袭李家庄,李家庄为朵颜别部,善盗边,然不通北敌。自是以后,往往导之入寇为边患。隆庆初,三卫酋董忽力勾
亦称瑷珲副都统。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 置,属黑龙江将军。治所在瑷珲城 (今俄罗斯布拉戈维斯申克东南黑龙江东岸)。次年迁新瑷珲城(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南爱辉镇)。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黑河、呼玛、谟河、逊
在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天堂乡。民国《甘肃省县总分图》永登县:西北有天堂寺。集镇名。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城西部、大通河北岸。天堂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90,有汉、土、藏等族。元建寺称乔典堂,藏语意为
五代吴越国杭州城北门。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市武林路与环城北路相交处。南宋改名余杭门。
北宋政和三年 (1113) 改王家砦置,属任丘县。在今河北任丘市西。金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