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狭关
即木峡关。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南。《资治通鉴》:南朝梁大通六年(534),宇文泰讨侯莫陈悦,军“出木狭关”。胡三省注:“狭当作峡。《唐志》:原州平高县西南有木峡关。”
即木峡关。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南。《资治通鉴》:南朝梁大通六年(534),宇文泰讨侯莫陈悦,军“出木狭关”。胡三省注:“狭当作峡。《唐志》:原州平高县西南有木峡关。”
亦名寺头镇。北宋置,属澄城县。即今陕西澄城县东南四十二里寺前镇。《清一统志·同州府二》 引《县志》:“寺头镇在县东南四十里,即寺前镇。明嘉靖二十五年筑城,名曰遵义堡。”(1)在安徽省太湖县东北部。面积
唐咸亨四年 (673) 置,属怀州。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五十里蓼坞西北。寻废。
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南。北宋元丰二年(1079)开清汴工程,六年因汴河暴涨,“创开生河一道,下合入刁马河”(见《宋史·河渠志·汴河》)。古水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南。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开清汴工程,
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1盱眙县: “淮原驿在县西南三十里,为往来濠、庐之通道。”
亦作旧所、旧县、旧都、阿木喇补。当今越南中部广南—岘港省境。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占城国“旧州、乌丽、 日丽、越里, ……皆其属国也”。作为都城在维川县南茶荞一带。《元史·占城传》:“旧州水路,
即灰河。在今山西宁武县南。源出县西管涔山,东流经县南,折北入朔州市界, 至马邑故城南入桑干河。《水经·㶟水注》:马邑川水“出马邑西川,俗谓之磨川矣。盖狄语音讹, 马、磨声相近故尔 其水东
亦作白都讷厅。清嘉庆十五年(1810)置,属吉林将军。治所在伯都讷城(今吉林松原市)。光绪八年(1882)移治孤榆树屯(今吉林榆树市)。辖境约当今吉林松原、榆树二市地。三十二年(1906)升为新城府。
唐室韦部落。分布在今吉林松原市一带。《新唐书·流鬼传》:“达姤,室韦种也。在那河阴,湅(涑之误)末河之东,西接黄头室韦,东北距达末娄云。”
北京内城西北门。明、清京师西墙北门。区片名。在北京市西城区北部。泛指西直门内、外大街与西直门南大街、德胜门西大街交会处附近地区。以片内原有西直门得名。西直门系北京城西垣北门。元代称和义门,明洪武元年(
即占城。在今越南中部一带。《三国志·吴书·吕岱传》: 岱 “又遣从事南宣国化,暨徼外扶南、林邑、堂明诸王,各遣使奉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