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李市镇

李市镇

即今四川隆昌县东南三十里李市乡。明属泸州,置巡司于此。


(1)在湖北省沙洋县东南部。面积102平方千米。人口4.16万。镇人民政府驻李家市,人口 6680。因五代高氏筑有李家市城而得名。建国初为第七区,1956年改李市区。1958年为卫星公社,1961年复称李市区。1975年改李市公社,1985年设镇。东北有汉水经过,为平原湖区。主产棉花,并产稻、花生。有副食品、针织、服装、橡胶、喷涂、磷肥等厂。荆潜公路经此。(2)在重庆江津市中部。面积90.5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李市坝,人口2万。明洪武时曲靖知府赣人李德辅辞官定居于此,得名李氏坝,清道光年间,将“氏”谐音为“市”,称李市坝。1952年置李市镇,1953年改为李市乡,1961年成立李市公社。1984年复为李市乡,1985年建镇。1994年黄桷、李市、下湾合并成现镇。2001年两岔镇、沙埂乡并入。产稻、玉米、小麦、柑橘、蚕茧等。为县中部农副产品集散地。有酿酒、建筑、机械、农副产品加工等业。李白公路、渝东公路在此相交。端午节民歌比赛习俗相传至今。(3)在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东部。面积20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李市,人口 5000。1998年析石燕桥镇部分行政区域置镇。有采煤、皮革、酿酒等业。成渝铁路、成渝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大溪桥铺

    即今浙江象山县西亭溪乡。清乾隆《象山县志》卷1:大溪桥铺在“县西十里”。

  • 五甲寨

    在今四川城口县西。清道光《城口厅志》卷4:五甲寨在“厅西十里。嘉庆初,教匪滋事,将城口主簿衙署焚毁,移驻于此,复置粮台。居民避难于上者数百家,寨下为厅西通衢”。

  • 沙壶州

    唐开元初在蒙舍诏地置,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三十四里巄城遗址。辖境约当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大部地。天宝后废。

  • 二道花园

    即今吉林靖宇县东南七十五里花园镇。民国丁文江《中华民国新地图》:濛江县东南有二道花园。

  • 南燕

    ①即西周初燕国。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三十五里。《汉书·地理志》 东郡南燕县: “南燕国,姞姓,黄帝后。” 《水经·济水注》: “濮渠又东北。径燕城南,故南燕,姞姓国也。”②东晋十六国之一。公元398年鲜

  • 渝水

    ①即今辽宁大凌河。《汉书·地理志》 辽西郡临渝县: “渝水首受白狼,东入塞外。又有侯水,北入渝。” 又 《清一统志·承德府一》: 图尔根河“又东南入大凌河,即古渝水”。渝关与临榆县名皆由此水而命名。②

  • 易龙驿

    明置,属寻甸军民府。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南易隆。后废。

  • 绛部

    大理国置,属会川府。治所在今四川会东县东铅锌镇,一说今会东县。《元混一方舆胜览》 卷下:“会通,蛮名昔托,又名绛部。”大理国置,治今四川省会东县。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置会理州。

  • 南新巴郡

    南齐永元间侨置,属益州。治所新巴县,寄自阴平县(在今四川德阳市西北柏隆镇东北)。梁废。

  • 临江寨

    在今甘肃文县东北临江乡。《方舆纪要》 卷59阶州文县 “铁炉寨” 条下: “临江寨在县北百二十里,其下为临江渡。《通志》: 今为临江关驿。”北宋雍熙二年(985年)置,即今甘肃省宕昌县南临江镇。属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