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堡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绥中镇)。《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杏林堡“在卫东五十里。宣德三年增置中后千户所于此”。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绥中镇)。《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杏林堡“在卫东五十里。宣德三年增置中后千户所于此”。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长蛇县置,属陇州。治所即今陕西宝鸡县西北县功镇。《寰宇记》卷32吴山县:“取县西吴山以称邑。”大业初改属扶风郡,后废。义宁元年(617)复置长蛇县。唐贞观元年(627)复名吴山
①在今河北邯郸县西北,与永年、武安交界处。山势耸拔,冈峦起伏。《魏书·地形志》: 邯郸县有 “紫山”。《寰宇记》 卷58临洺县引 《隋图经》:“临洺紫山,春夏有气蓊郁。山下有石,石上菖蒲一寸九节。岩间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置,为颍州府治。以东汉阜阳侯国故城在县境为名。治所即今安徽阜阳市。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古旧县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治今安徽省阜阳市区。属颍
在今湖南安乡县北。《清一统志·澧州二》:汇口镇“在州东五十里,接安乡县界”。为九澧汇入洞庭湖之口,故名。1960年由澧县划归安乡县。在安徽省宿松县南部、长江北岸。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
在今陕西武功县 (普集镇) 西北武功镇附近。《清一统志·乾州》: 绿野书院 “在武功县治南,旧为绿野亭。宋儒张载讲学处。明弘治中改建书院”。
①楚灵王所筑。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南五十四里龙湾马长村。《左传》: 昭公七年 (前535),“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杜注:“台在华容城内。” 《水经·沔水注》: 离湖 “侧有章华台,台高十丈,基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南部,位于司令礁北约7海里。实为珊瑚礁石。1935年公布名称为东北社礁。1947年改名校尉暗沙。
一作菊噶木寺。在今西藏拉萨市内。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6: 菊噶木寺俗名菊冈寺,“毗连经园,楼高三层,为蒙古僧人学经之所”。
古代部落名,为西羌一支。分布于今四川西部和西藏昌都地区。《隋书·西域传》:“附国者,蜀郡西北二千余里,即汉之西南夷也。……其国南北八百里,东南(西)千五百里。”隋大业四年(609)遣使朝贡。《新唐书·
又作西山口、西拉山口。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东南五十里处。藏语意为鸡冠山,是达旺通向申隔宗的要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