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湖北英山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26英山县:皮家店“旧有巡司。元末废”。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晏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0兴文县: 思晏废县 “今县西南有晏峰,思晏县旧置于山下”。后废。
①一名朝阳山。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有故蜀王兵阑,亦有神作大滩江中,其崖崭峻,不可凿,乃积薪烧之,故其处悬崖有赤、白五色。”《明一统志》谓之赤崖山,云“崖岸壁立,瞰大江色若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0兴文县: 晏峰在 “县 (今兴文镇) 西南五里。峰峦峭拔。唐以名州”。
北魏时高昌国置,在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镇。《新唐书·高昌传》:贞观十四年(640),灭高昌,“(侯)君集奄攻田地城,契苾何力以前军鏖战,是夜星坠城中,明日拔其城”。即此。
①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本名吹台,又称繁台。汉梁孝王增筑,以为游观之所。唐李白有 《梁园吟》。②在今广东佛山市内。清嘉庆、道光年间内阁中书、著名画家梁蔼如叔侄等建造。由十二石斋、寒香馆、群星草堂、汾江草
在今山东西南部。东晋太和四年 (369)桓温北伐时所开。据 《水经·济水注》 载: 桓公沟是疏导薛训渚 (在今嘉祥县治萌山下) 分南北流,北流一支注入巨野泽,南流一支注入黄水,黄水原自巨野泽流出注入菏
在今四川永川市南。《方舆纪要》 卷69永川县: 松子溉 “在县南百里。源出龙洞山,别流东注,下入大江”。《清一统志·重庆府一》 “侯溪”条: 松子溉 “此水上流曰车对河, 下流曰溶溪,
西魏置,属武康郡。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五指乡石冈。《寰宇记》卷69平泉县:“石冈溪在县北三十八里平泉县界,分栋山在两岸,枕石带冈以为名。”县以此为名。北周以后废。
即雁门渠。在今山西代县东南。三国魏雁门太守牵招主持开凿,故名。即“雁门渠”。